取

汉语汉字
取(拼音:qǔ)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金文。[3]取的古字形像以手取耳。古代战争,杀死敌人,会割下战俘的左耳记功。“取”的本义就是割取敌人的耳朵,有所获取。“夺取”“获取”等义都包含在捕取俘虏这一过程中,也都是“取”的常用义。后泛指“得到”“拿”等,取得的方式可以是从中取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也可以是选取择定,如“去粗取精”“舍生取义”。有时也用来表示“挑选”“采用”等义。
  • 中文名:取
  • 拼音:qǔ
  • 部首:耳、又
  • 五笔:bcy
  • 仓颉:SJE
  • 郑码:CEXS
  • 字级:一级(0997)
  • 平水韵:上声七麌、上声二十五有
  • 笔画:8
  • 注音:ㄑㄩˇ
  • 造字法:会意字
  • 结构:合体字,左右结构
  • 统一码:基本区-53D6

文字溯源

会意字,甲骨文(图1)的“取”字像是一只右手拿着一只左耳的形状。《周礼·夏官·大司马》里便这么一段记载:“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郑玄注:“得禽兽者取左耳。”大意是说捕获禽兽以后要割下其左耳记功。古代战争俘获或杀死敌人后,也会把战俘或被杀死的敌人的左耳割下拿回来作证,视割耳数量的多寡而计功记功。

这一行为也叫做“聝”,也是“取”的造字本意。这个字发展到西周金文时,耳朵已经变样,小篆再次变化。从构型上讲古今一脉相承,变化不大。楚文字中虽然有上加横划饰笔和变“又”为“攴”的异体(图10),但都符合其自身演变的规律,较之省讹形体,变化也不算很大。

“取”字的本义是“割取耳朵”,后引申为“迎娶”“娶妻”的意思,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吴起取齐女为妻”之“取”,这个意义后来多写作“娶”,《说文解字》里说:“娶,取妇也。”“取”与“娶”是古今字的关系。不过也有人认为“取”与“娶”是通假字的关系。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动词

(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

cut off

《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拿。

take;fetch;get

《书·召诰》:“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

曹禺《日出》第一幕:“竹均,我的行李你怎么敢随便就取出来了。”

取款;索取;窃取

捕捉;捉拿。

《诗经·豳风·七月》:“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新唐书·权怀恩传》:“赏罚明,见恶辄取。”

收受;索取。

《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选择;选定

adopt;choose;select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一:“对中小贪污犯则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针。”

取名;取景;取消;

断章取义;舍生取义

容易地征服别国或打败敌军。

《左传·庄公十一年》:“覆而败之,曰取某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蒙骜攻韩,取十三城。”

迎接。

袁康《越绝书·越绝吴内传》:“于是鲍叔牙还师之莒,取小白,立为齐君。”

迎娶,娶亲。后多作“娶”。

marry

《周易·咸》:“咸,亨利贞,取女,吉。”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李逊﹞取妻张氏,生子李彦青。”

邀请;召唤。

《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后哲宗登基,取学士回朝,除做临安府太守。”

求。

袁宏道《经太华》诗:“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招致;遭到。

incur

《晏子春秋·内杂下十》:“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得到;获得;接受。

seek;get

《楚辞·天问》:“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取得;取胜;博取;获取;录取

听从;任凭。

《史记·匈奴列传》:“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

《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妪曰:‘取郎君自便。’”

采取;听取

依托,凭借。

《易·系辞下》:“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

治理。

《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副词

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史记·酷吏列传》:“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

助词

表动态。犹“得”。

杜甫《酬韦韶州见寄》诗:“虽无南过雁,看取北来鱼。”

表动态。犹“着”。

李白《短歌行》:“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通“聚”。会合,集合。

《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

动词

通“趋”。趋向。

《礼记·曲礼上》:“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

《管子·权修》:“故末产不禁,则野不辟;赏罚不信,则民无取。”

通“趋”。疾走。

《韩非子·难势》:“王良御之而日取千里。”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取【卷三】【又部】

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

〖注释〗①《周礼》指《周礼·夏官·大司马》。②《司马法》句:王筠《说文解字句读》:“此捕取人也。”载:语助词,无实义。

说文解字注

捕取也。

段注:《幸部》曰:执,捕罪人也。

从又、耳。

段注:七庾切。四部。

《周礼》:“获者取左耳。”

段注:大司马职。

《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

段注:偁《周礼》,又偁《司马法》释之,以说从耳之意。

康熙字典

取【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

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

又《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又《集韻》《韻會》《正韻》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又《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

又《六書本義》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

又《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笔顺】①一(横)②丨(竖)③丨(竖)④一(横)⑤一(横)⑥㇒(提)⑦フ(横撇)⑧㇏(捺)

【规范】“耳”的末笔横改提。

【写法】❶“耳”窄“又”宽,顶部“耳”高,底部“又”高。❷“耳”,首笔横收笔于竖中线,两竖左短右长,框内第二短横在横中线,末笔提在竖中线收笔。❸“又”,两笔都从竖中线起笔,相交于右下格,撇尖、捺脚收笔持平。

书法欣赏

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韵系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上声

九麌

合口呼

次清

七庾切

tsʰjuo

上声

四十五厚

开口呼

次清

仓苟切

tsʰu

集韵

平声

上平十虞

合口呼

次清

逡须切

tsʰio

平声

上平十虞

合口呼

全清

遵须切

tsio

平声

下平十八尤

开口呼

次清

雌由切

tsʰiəu

上声

九噳

合口呼

次清

此主切

tsʰio

上声

四十五厚

开口呼

次清

此苟切

tsʰəu

入声

三烛

合口呼

次清

趋玉切

tsʰiok

韵略

上声

此主切

上声

此茍切

去声

逡遇切

增韵

平声

逡须切

上声

此主切

上声

此茍切

去声

逡遇切

中原音韵

上声

鱼模

次清

tsʼiu

中州音韵

上声

鱼模

叶趋上声

去声

鱼模

叶趍去声

洪武正韵

平声

四鱼

次清

逡须切

ts‘y

上声

四语

次清

此主切

ts‘y

上声

十九有

次清

此茍切

ts‘ou

去声

四御

次清

七虑切

ts‘y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