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初

印象初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印象初,1934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印象初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后分配至青海大学农学院任教,后调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被河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2001年被山东农业大学聘为特聘教授。昆虫学家,主要从事蝗虫分类工作研究。[1]
    中文名:印象初 出生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 毕业院校:山东农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学术代表作:《中国蝗虫科新分类系统》《青藏高原的蝗虫》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4年7月,印象初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

1953年,从苏北南通农校(现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毕业不久的印象初作为县植保干部参加泗阳的治蝗行动,那一次全民行动让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研究蝗虫、为民服务的种子。

1954年,印象初考入山东农业大学。

195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后分配至青海大学农学院任教,后调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

1987年,印象初受美国科学院邀请,到华盛顿作了专题报告。

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2月,被河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2001年,被山东农业大学聘为特聘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印象初在蝗虫分类工作中发现蝗虫新属37个,新种103个(截至2019年3月)。揭示了物种由于海拔升高,其形态特征出现梯度变异为种内变异阐明了高原上风大不适于蝗虫飞行导致翅的退化,翅的退化导致发音器的退化,发音器的退化和消失又导致听觉器官的退化和消失。在高原上生存的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是最进化的种类,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类。提出蝗虫类在高原上的适应性、演化途径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见解,建立了中国蝗总科的新分类系统,并提出北美洲的Tanaoceridae是螽向蝗进化的中间类型。

学术论著

印象初于1982年建立了《中国蝗虫科新分类系统》。1984年出版的《青藏高原的蝗虫》为该地区蝗虫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1996年出版了《世界蝗虫及其近缘种类分布目录》(英文版),200多万字,记录了从1758-1990年所有已知的蝗虫类2261属、10136种。

人才培养

治学态度

印象初激励青年人从事科研工作一定要坚持。他表示,从事科研工作虽然枯燥,还有生命危险,但能够在科研上有收获,有创造,即便有生命危险也是值得的。

讲座授课

2016年10月27日,印象初在河北大学主楼304应邀为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我的科研之路——蝗虫分类的回顾与展望》的讲座。印象初结合自己的研究,为师生们讲解了蝗虫的习性及相关研究。他回顾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和科研之路,分享了自己在青藏高原的工作经历和研究经历,以及艰难的著书历程和及取得的成果。他还表达了自己对现代生物研究领域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展望,并借屠呦呦关于青蒿素的研究历程鼓励大家在科研的困难中要善于发现,勇往直前。

荣誉表彰

1989年4月,青海省劳动模范;

1990年12月,青海省优秀专家;

1991年10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科学院挑选为中国当代科技精英之一;

1995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十。

社会任职

中国昆虫学会第二至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副主席、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客座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昆虫学报》《昆虫分类学报》《动物分类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编委。

人物评价

印象初扎根青藏高原38年,提出高原缺翅型蝗虫等新见解,建立了中国蝗总科新分类系统——印象初分类系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南通网评)

印象初提出蝗虫类在高原上的适应性,演化途径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见解,为世界蝗虫分类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