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纳波利斯号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

二战时期美国巡洋舰
1945年7月30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完成向位于提尼安岛的美军基地运送原子弹部件及浓缩铀的秘密任务后返航,在关岛与莱特岛之间海域被日军鱼雷击中并沉没。[1]而数个星期后,战争就结束了。这艘战舰还执行了一项秘密任务——将铀-235和其他原子弹部件运送到提尼安岛。后来,艾诺拉·盖伊号轰炸机由偏远的岛屿起飞,将原子弹投放至广岛。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战舰的这项任务是如此的机密,以至于它只能独自航行,而没有装备优良的护卫船只来侦查并打击日本潜艇。印第安纳波利斯号战舰遭到日本人的鱼雷袭击后,船上的1,197名船员中,仅有317名船员在鲨鱼出没的海域漂泊了5天后幸存下来。
    中文名: 外文名: 所属品牌: 外文名称:USS Indianapolis 名 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 国 家:美国 龙骨安放:1930年3月31日 下水时间:1931年11月7日

历史事件

1930年3月31日,一艘崭新的波特兰级(PORTLAND)重巡洋舰在新泽西州卡姆敦纽约造船厂铺设了第一根龙骨,该舰的赞助人是已故参议员托马斯·塔加特(Thomas Taggart)之女——露西·塔加特小姐(Lucy Taggart),次年11月7日,该舰下水,舷号CA-35。由于赞助人曾担任过印第安那波利斯的市长,因此该舰遂被命名为印第安纳波利斯号(USS Indianapolis)。按照海军的传统,舰员们都把这艘排水量9000吨的重巡洋舰亲切地称为“印地(Indy)”。

“印地”标准排水量9950吨,舰长610英尺,宽24英尺,高66英尺,装有8英寸主炮9门,5英寸副炮8门,4联装12.7毫米高射机枪8座。“印地”水线部分装有5英寸厚的装甲带,炮塔及甲板装甲厚度为2.5英寸,指挥塔装甲厚1.25英寸,主机功率107000马力,4轴推进。最高航速32.7节,舰员621人。1932年11月15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费城海军基地加入现役,首任舰长是约翰·M·斯麦利(John M. Smeallie)。“印地”的一生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生。

此后几年随着国际形势紧张程度的加剧,美国开始为可能发生的战争进行准备,“印地”也进行了紧张的训练,军舰和舰员都成为高效的战斗武器,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此时“印地”正在对约翰斯顿岛(Johnston Island)进行模拟炮击演练,偷袭发生后,该舰立即加入第12分舰队开始搜寻日本航空母舰——因为根据报告日本航母还在附近海域。12月13日,“印地”抵达珍珠港加入第11分舰队开始参战。

出战

“印地”首次参战是在南太平洋新不列颠群岛的拉包尔以南350英里附近海域,那里是日本海军控制区。1942年2月20日临近傍晚时分,“印地”遭到两波共计18架双发日本轰炸机的袭击,在随后的激战中,“印地”舰员们发射的精准防空炮火以及“列克星敦”号航母上起飞的战斗机总共击落了16架日机。整个舰艇编队未受任何损伤,而且还击落了两架掉队的日本水上飞机。

3月10日,得到“约克城”号航母增援的第11分舰队攻击了新几内亚莱城(Lae)和萨拉莫阿(Salamaua)的日军港口,当时日军两栖作战部队正在那里修整。美军舰载机从南部进入发起突击,越过高高的欧文·史坦利(Owen Stanley)山对港内的日军船只发动俯冲攻击。这次袭击重创了日军战舰极运输船,美军飞行员还击落了不少起飞迎战的日本战斗机,而自己仅受到轻微损失。

战斗结束后,“印地”返回美国本土进行休整,并在梅尔岛(Mare Island)海军船厂接受了改装。此后,重振旗鼓的“印地”执行了一次为前往澳大利亚的运输船队担负护航的任务。此后由于日军在阿留申群岛登陆导致战场形势恶化,“印地”受命急赴北太平洋,这里对于“印地”而言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在这些荒无人烟的岛链附近,气候寒冷、时常大雾弥漫,雨雪不断,还经常会有大风和巨浪。

8月7日,“印地”所属舰队终于在浓雾中发现了隐藏在其后面的吉斯卡岛(Kiska)上日军的永备工事,另外还发现在错综复杂的海岸附近的日本船只。“印地”和其他美军战舰一道,用自己的8英寸口径主炮对这些目标进行了炮击。尽管浓雾使得舰队无法观测到炮击效果,但根据巡洋舰派出的侦察机发回的报告,港内部分日舰被击沉,岸边设施也被击中起火。日军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弄懵了,直到15分钟后岸防炮火才开始还击,但却是朝着天上射击——他们以为是遭到了美军空袭。在日军暴露了火力设施后,美军舰队再一次用准确的炮火对它们进行了逐个“点名”。

日军潜艇也赶来助战,但美军驱逐舰不失时机的对其进行了深弹攻击,迫使其仓皇逃遁。日本水上飞机也试图轰炸美国舰队,但被炮火击退。尽管准确战果不详,但据信炮击还是取得了成功。这次行动表明,美军需要在日军占领的岛屿附近建立基地。随后,美军在当月晚些时候攻占了阿达克岛(Adak),为水面舰艇和飞机提供了稳固的基地。1943年1月,“印地”参与了支援美军占领阿姆齐特卡岛(Amchitka)的作战行动,夺取该岛使美军获得了阿留申群岛上另外一个基地。

2月19日夜,“印地”和两艘驱逐舰在阿图岛(Attu)西南海域巡逻,其目的是阻截向吉斯卡岛和阿图岛运送增援部队和补给的日军运输船,巡逻中“印地”碰上了日军运输船“英惠丸(Akagane Maru)”号,当时日舰试图发送虚假应答信号进行逃避,结果被“印地”识破并果断的发起炮击。“英惠丸”被8英寸炮弹命中,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全船乘员无人生还,据推测船上可能满载弹药。

好帮手

1943年整个春夏,“印地”都在阿留申群岛附近为美国运输船队担任护航以及掩护两栖进攻部队等任务。5月,海军攻占了阿图岛,这是美军从日军手中夺取的第一处要地。此后,美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吉斯卡岛,这是日军在阿留申群岛最后一个堡垒。但遗憾的是,在美军于8月15日成功登陆前,日军已经借助浓雾的掩护将全部守军撤离。

在梅尔岛进行休整后,“印地”前往夏威夷,在那里它被选为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指挥的第5舰队的旗舰。11月10日,“印地”随南方攻击舰队从珍珠港出发执行进攻吉尔伯特群岛的“电流行动”。11月19日,“印地”作为巡洋舰分舰队的成员对塔拉瓦展开了炮击,次日又炮击了马金岛。此后该舰返回塔拉瓦作为火力支援舰为登陆部队提供掩护,战斗中,舰上的防空火力击落了一架敌机,在登陆部队同狂热的日本守军展开血腥残酷的激战过程中,“印地”的舰炮对岛上的坚固火力点进行了有效的压制射击。

在成功占领吉尔伯特群岛后,美军立即开始夺取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战斗中“印地”依然作为第5舰队的旗舰,它在塔拉瓦和舰队汇合,在行动前一天的1944年1月31日,它作为巡洋舰分舰队的主力对夸贾林环礁(Kwajalein Atoll)群岛实施了炮击。炮击一直持续到D日,“印地”摧毁了敌人两个岸炮阵地,次日,“印地”又用舰炮消灭了一座碉堡及其它一些岸上设施,并且用延伸弹幕为前进部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援。2月4日,“印地”进入夸贾林环礁进行抵近射击, 直到日军抵抗彻底被清除。

1944年3、4月间,“印地”作为第5舰队旗舰攻击了西卡罗林群岛(Western Carolines)。3月30-31日,航母舰载机对帕劳岛(Palau Island)进行了空袭,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日军舰船。空袭中美军击沉日军驱逐舰5艘、运输船17艘、油船5艘,击伤其他舰船17艘。此外,美军还轰炸了日军机场,并在附近水域布设了水雷以防止敌舰进行机动。3月31日,美军攻击了雅浦岛(Yap)和乌利西环礁(Ulithi),4月1日又攻击了沃勒埃岛(Woleai)。在这3天中,日机也对美军舰队发动进攻,但被舰炮成功驱逐,没能对美舰造成伤害。战斗中“印地”击落了它的第二架敌机——一架鱼雷轰炸机。日军总计损失了160架飞机,其中46架在地面上被击毁。美军的攻击成功阻止了卡罗林群岛的日军干预美军在新几内亚群岛登陆的企图。

6月,第5舰队又紧张的投入了对马里亚纳群岛(Marianas)的攻击行动。6月11日,美军舰载机开始空袭塞班岛(Saipan),随后舰队对岛上目标进行炮击。从6月13日起,“印地”在炮击中发挥了主要作用。6月15日即D日,斯普鲁恩斯上将接到报告,一支由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庞大日本舰队正向南推进准备解救马里亚纳的日本守军。鉴于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在塞班的两栖作战行动,斯普鲁恩斯无法把他的舰队调到较远的地方,于是,他派出一个快速航母编队前去应付日军舰队,让另一个航母编队攻击硫磺岛(Iwo Jima)和父岛(Chichi Jima)上的日军机场——日军可能会利用这些机场对美军发动危险的进攻。

塞班战役

6月19日,在菲律宾海战斗中,美军特混舰队和日军遭遇,在美军航母舰载机和护航舰队舰炮的猛烈打击下,那些企图利用关岛(Guam)和提尼安(Tinian)岛上的机场补充燃料和弹药攻击美国近岸舰船的日本舰载机损失惨重。当日美军击落日机402架,自己仅损失17架。这一天的辉煌胜利在美国海军历史上被称为“马里亚纳火鸡狩猎(Marianas Turkey Shoot)”。

随着日本空中抵抗行动的基本瓦解,美国航母舰载机攻击并击沉了日本航母2艘、驱逐舰2艘、油船1艘,并且重创其他日舰。6月23日“印地”返回塞班岛继续对岛上美军提供火力支援,6天后该舰又转到提尼安岛打击日军岸防设施。与此同时,美军夺取了关岛(Guam),“印地”成为自战争初期该基地陷落后第一艘进入阿普拉港(Apra)的美军战舰。此后,“印地”又继续在马里亚纳作战数周,尔后转往西卡罗林群岛准备支援美军计划中的登陆行动。9月12日到29日,“印地”炮击了帕劳群岛的贝里流岛(Peleliu),有力的支援了登陆行动。此后,该舰前往阿德默勒尔蒂群岛的马努斯,10天后回到梅尔岛海军船厂。

经过修理后,“印地”再上征程,于1945年2月14日加入了米切尔中将(Marc A. Mitscher)的快速航母编队,两天后编队进行了继杜立特之后对日本东京的首次空袭。美军计划在2月19日登陆硫磺岛,“印地”随同编队对岛上机场设施和防御工事进行了火力准备。舰队借助恶劣天气的掩护对日本守军发动了突然袭击,炮击持续了整整两天。2月16到17日,美国海军损失了49架舰载机,但在地面上和空中总计击毁了499架日机。除此以外,米切尔的舰队还击沉了1艘日军航母、9艘岸防舰、2艘护航驱逐舰和1艘运输船。美军还摧毁了岛上日军的机库、仓库、营房、工厂以及其他工业设施。在整个行动中,“印地”担负了重要的支援任务。

攻击结束后,舰队立即驰赴波宁斯支援美军在硫磺岛的登陆行动。“印地”在那里一直呆到3月1日,此间它负责保护舰队并用舰炮对滩头目标进行轰击。2月25日,米切尔舰队开始空袭东京以及本州海岸以南的八丈岛(Hachijo)时,“印地”返回了舰队。尽管天气极端恶劣,但美军还是击毁日机158架,击沉5艘小型舰船,此外还摧毁了不少岸上工事以及一些货运列车。

悲剧

“印地”似乎注定要马不停蹄。在接受了修理和改装后,它接到一项绝密命令——运送原子弹装配所需的零组件及核燃料高速前往提尼安岛,正是这些重要的材料组装成的原子弹后来在广岛(Hiroshima)和长崎(Nagasaki)植下了两棵恐怖的蘑菇云。由于任务紧急,“印地”于7月15日离开旧金山(San Francisco),19日抵达珍珠港,26日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抵达提尼安。这次航行“印地”创下了一项纪录:从旧金山出发在10天内航行5000英里!

在将那批绝密货物送到提尼安后,“印地”又前往关岛,随后启程继续前往莱特湾(Leyte)准备向杰西·奥登多夫海军中将(Jesse B. Oldendorf)报到,此后将在冲绳附近执行任务。7月28日,“印地”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赶奔莱特湾。当时为中等海情,能见度良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以17节速度航行。7月30日上午,在距离军舰不远处,一艘日本潜艇悄悄伸出了潜望镜,这正是日本伊-58号大型潜艇——形单影只的“印地”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日军的极好目标。00:15,日本艇长桥本森千宣(Mochitusra Hashimoto)一声令下,伊-58射出两枚鱼雷,鱼雷准确命中“印地”右舷,伴随着两声巨响,“印地”上火光熊熊,剧烈的爆炸中金属碎片四溅。12分钟后,“印地”翻覆并沉没,地点是在北纬12°02'、东经134°48'附近海域。

31日该舰没有按时抵达莱特湾,而美军也没有为此出具任何报告。“印地”被命中时,300名舰员当场阵亡,近900人落水,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这些可怜的幸存者不得不在接下来的近5天时间里为了生存同狂风巨浪、缺水以及精神和肉体的极度疲劳进行斗争,更为悲惨的是,他们还遇到了嗜血成性的成群鲨鱼!许多侥幸从沉船中幸存下来的水兵此刻却成了鲨鱼的食物,顿时海面上惨叫不绝,大片的海水被染成了血红色……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