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南通市三甲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西寺路20号,始建于1911年,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医院占地面积近130亩,建筑面积8.8万余平方米,现有职工1700余名,其中正高级专家110余名,副高级专家180余名,有31个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17个研究室、实验室。
    中文名: 外文名: 地理位置: 主管部门: 开放时间: 院长: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院训: 医保定点: 经济类型: 经营性质: 医院名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性质:国营 建院年份:1911年 病床数量:1120张 年门诊量:112.25万人次 是否医保:是 特色专科:手外科为江苏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之一;内科学、外科学为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眼科学、实验诊断学为省医学重点学科 总部地点:南通市西寺路20号 经营范围:医疗机构 员工数:1700余人

医院介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11年,是一所省属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1994年被卫生部审定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卫生部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医院占地面积近130亩,建筑面积8.8万余平方米,开放床位1120张。2007年,年门诊量达112.25万人次,年住院量3.69万人次,年手术1.64万台次。

医院现有职工1700余名,其中正高级专家110余名,副高级专家180余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名。医师队伍中有博士41名,硕士219名,省“科技兴卫”工程重点人才5人;省“135工程”重点人才4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4人;省“333工程”高层次领军人才2人;省“333工程”高层次中青年带头人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40余名中青年业务骨干被评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培养对象。

医院现有31个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17个研究室、实验室。手外科为江苏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之一;内科学、外科学为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眼科学、实验诊断学为省医学重点学科;胃肠病学、神经病学为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普外科、骨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眼科、皮肤性病科、检验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临床医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研究生导师90余名。开展了脏器移植、介入治疗、微创手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医院拥有3.0T核磁共振扫描仪、16排螺旋CT机、SPECT、全数字化多功能胃肠造影机、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摄影机、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平板DSA、多功能数字摄影机(CR)、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330余台。

按照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建设了现代化的急诊中心和医技检查中心;6万多平方米的综合病房大楼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功能完善的HIS、LIS、PACS/RIS使医院信息化管理达到新的水平,经过老楼改造、提升绿化品位、实施亮化美化工程,花园式医院初步建成。

历史沿革

1911年8月,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和其弟张祭创办南通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前身)。

1914年6月,张謇先生将南通医院改为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在原医院东南边建造新院,并题写了院名。1922年,医院附设二年制助产护士讲习所。

1927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南通医院亦更名为南通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928年8月,南通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再次更名为南通大学医科附属医院。

1930年,南通大学改称南通学院,医院改称为南通学院医科附属医院。

1937年8月,南通遭日军飞机袭击,南通医科附属医院迁至扬州,为抗日战争服务,随后又迁至湖南衡阳,并由军政部正式命名为军政部第七重伤医院。

1938年10月,日军在原医科附属医院开设“南通医院及护士、助产养成所”,12月改名为江北中央病院。同时在南门外江家桥1号征购土地,拟建新院。

1944年8月,新院落成,医院从濠阳路迁现址。

1945年8月,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南通县政府接管南通江北中央病院及其分院,改名为南通县立医院。

1946年5月,南通学院购置原江北中央病院为医科附属医院。

1946年8月,南通公立医院董事会召开成立大会,医院同挂“南通学院附属医院、南通公立医院”两块牌。

1951年1月,医院解放初由市政府核定为私立性质,与南通专区中心卫生院实行公私合营,改名为南通医院。

1952年8月,南通学院医科扩展为苏北医学院,医院亦更名为苏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1956年9月,苏北医学院更名为南通医学院。

1957年8月,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成立苏州医学院,次年,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医院随之改称为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附属医院。

1958年9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改为南通医学院,医院亦更名为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1988年1月,与日本国半田市市立半田病院缔结为友好医院。

1994年,被卫生部审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1999年1月,被认定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2004年9月,由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名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服务理念

医院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精湛的诊疗技术和一流的服务水平,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院训

院训:“大医精诚,以宏慈善”

释义:“大医精诚”语出唐代医药名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之《大医精诚》篇,意为既“精”又“诚”者方成大医。精,指技术精湛。医乃“至精至微”之道,医者应“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为医德诚笃。为医者当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之“仁心”,“普救含灵之苦”。

“以宏慈善”取自清末状元、医院创始人张謇先生当年手书训词。宏,即宏大光扬。慈善,即仁慈善良,普济天下。“以宏慈善”昭示世人:医学乃慈善事业,办医者,当为民。

孙思邈素有“医圣”之名,张謇亦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他们博大精深的论述,深刻揭示了为医之真谛,而“办人民满意医院”的当今追求与先贤思想一脉相承。“大医精诚以宏慈善”之院训,不仅汲取了传统医学之精髓,亦秉承了张謇先生的办院理念,更表达了当今通大附院人的价值取向。

百年历史,厚重积淀,医乃仁术,唯此追求。“成大医以为民”的宗旨,成就了江海名院,也必将激励今人与来者,精业不倦,福泽百姓。

荣誉称号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2007年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38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482篇,SCI收录16篇,获科研项目31项。

作为苏中地区的医疗保健中心,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基本现代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医院连续六年获省卫生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和省市文明单位,2007年又被评为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连续五年(2003—2007年)获省卫生厅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一等奖第一名

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中国首家政府授牌的“无红包”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中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

中国模范职工之家;

中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

江苏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江苏省医院管理学会授予“医院管理创新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