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鸥

北极鸥

鸥科鸥属鸟
北极鸥(学名:Larush yperboreus),夏羽头、颈、腰和尾白色、肩、背和翅上复羽淡灰色。冬羽头、颈具橙灰褐色纵纹,有时扩展至上胸。繁殖于北冰洋沿岸和岛屿,以及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北极地区。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中文名:
  • 拉丁学名:Larus hyperboreus
  • 别名: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
  • 纲:鸟纲
  • 亚纲:
  • 目:鸥形目
  • 亚目:
  • 科:鸥科
  • 亚科:
  • 族:
  • 属:鸥属
  • 亚属:
  • 种:北极鸥
  • 亚种:
  • 分布区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 中文学名:北极鸥
  • 英文名称:Glaucous Gull
  • 命名人及时间:Gunnerus, 1767
  • 分布:河北、山东、江苏及广东

外形特征

夏羽头、颈、腰和尾白色、肩、背和翅上复羽淡灰色,初级飞羽基部淡灰色,端部白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淡灰色,尖端白色;下体白色。

冬羽头、颈具橙灰褐色纵纹,有时扩展至上胸。

幼鸟上体淡褐色,头具褐色羽轴纹,上体和翅缀有赭色,形成不明显的横斑;初级飞羽淡烟灰色,内侧较淡;尖端较暗,羽轴皮黄色,有时具不明显的褐色亚端斑;其余飞羽具白色尖端,尾烟灰褐色,具白色斑。喉白色,其余下体淡灰褐色,微具斑纹。

虹膜黄色,幼鸟虹膜褐色,嘴黄色,下嘴前端具橙红色斑,幼鸟嘴粉红色,尖端黑色。脚粉红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232~2700克,雌性1221~2600克;体长雄性640~800毫米,雌性640~760毫米;嘴峰雄性55~70毫米;翅雄性440~510毫米,雌性420~500毫米;尾170~210毫米,跗跖65~75毫米。

分布范围

地圈附近。繁殖于亚北极北部;越冬于繁殖区以南地区: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法国,中国及日本。

生活习性

北极鸥繁殖于北极苔原、海岸和岛屿。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迁徙期间偶尔进入内陆河流。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苔原湖泊、海岸岩石和沿海上空。飞翔能力强,也善游泳,在地上行走也很快。主要在海上和海边活动,即使繁殖期间也不远离海岸。

北极鸥主要以鱼、水生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雏鸟,鸟卵和从船上扔下的鱼内脏和废物。繁殖期也常在苔原陆地上捕食鼠类。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8月,通常成对繁殖。偶尔也成小群营巢。通常在3龄时才性成熟和可以参与繁殖。营巢于临近海岸的河流与湖泊岸边和苔原地上。巢多置于靠近水边的悬岩上或平地上。巢甚粗糙,主要由水生植物和枯草构成,内垫少许羽毛,巢大小直径为25~27厘米,深8~9厘米。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每窝通常产卵2~3枚,偶尔4枚。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9~89×50~63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7~28天。

亚种分化

拉丁学名

命名人及时间

1.

Larushyperboreushyperboreus

Gunnerus,1767

2.

Larushyperboreuspallidissimus

Portenko,1939

3.

Larushyperboreusbarrovianus

Ridgway,1886

4.

Larushyperboreusleuceretes

Schleep,1819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现状与保护

北极鸥数量稀少,不常见,需要严格保护。

北极鸥在中国为冬候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