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公立大学二级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建校的北京大学第一分校(1983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和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1985年两所分校分别归入北京联合大学并于1994年合并,成立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目前,学院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100余人,是一所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包含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学院。[1]
  • 中文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 外文名:
  • 简称:北京联大应用文理学院
  • 创办人:
  • 办学性质:
  • 学校类别:
  • 学校特色:
  • 主管部门:
  • 所属企业:
  • 现任领导:
  • 专职院士数:
  • 高职专业:
  • 本科专业:
  • 硕士点:
  • 博士点:
  • 博士后:
  • 国家重点学科:
  • 院系设置:
  • 校训:学以致用
  • 校歌:
  • 院训:
  • 院歌:
  • 地址:
  • 院校代码:
  • 主要奖项:
  • 知名校友:郑晓龙,张子萱
  • 知名教师:
  • 外文名称: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 创建时间:1978年
  •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97号
  • 类别:公立大学
  • 教师人数:专任教师240余人
  • 现任校长:党委书记 张连城,院长 张宝秀
  • 学校主页:http://www.ygi.edu.cn/
  •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 邮编:100191
  • 主要院系:食品科学、经济法学,专门史学、人文地理学、新闻学
  • 党委书记:孔繁敏

师资力量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建设,在建设中落实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师资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经费投入,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整体素质。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社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的骨干。

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行业企业实践、承接应用性课题或通过社会兼职提高专业应用能力。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加强梯队建设。完善岗位聘任制度,激发教师的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近年来学校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使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等整体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一支发展趋势良好,适应应用性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更加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351人,其中专职教师177人,在教师队伍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6人,博士78人,硕士71人。拥有市级拔尖创新人才1人,高层次人才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2人,长城学者1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33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创新团队3个。

历史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建校的北京大学第一分校(1983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分校)和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1985年两所分校分别归入北京联合大学并于1994年合并,成立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目前,学院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600余人,是一所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包含文学、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学院。

目前发展

医院以发展应用学科、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学方向。二十几年来,根据首都经济、科技、文化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首都各行各业都有医院的毕业生,其中很多人已经成长为业务和管理的骨干。医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

医院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建校以来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其医重点院校引进了一批教授、副教授以及学科带头人,新进的青年教师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40余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57 %。

其中博士3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0余人;有突出贡献和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5人;还有一批北京市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此外,医院还有一支来自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高水平外聘教师队伍,每学期在医院兼课。

医院现有17个本科专业和8个高职高专专业,已形成了市、校、院三级学科体系。目前,医院拥有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食品科学、经济法学;重点实验室: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实验室;市级品牌建设专业:生物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高职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医院还拥有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专门史学、人文地理学、新闻学和校级骨干专业:档案学、新闻学。2006年,医院的食品科学和专门史成为北京联合大学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点。

医院一贯重视教学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在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严格教学管理,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医院教务处曾两次被评为北京市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十五”期间,医院有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3种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先后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北京联合大学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医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于2000年获得全国一等奖,并多次获得北京市一、二等奖项;在LCCI(英国伦敦商务英语)考试中,也曾经两次获全国金奖。

医院科学研究在市属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仅“十五”期间,学院承担包括国家、部委、北京市、市教委及北京联合大学的科研项目共377项,获得校级及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励205项,出版学术专着313部,公开发表论文1343篇,科研经费逐年稳步增长,还有一些成果已向企业转让。燕京研究院、经济法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燕京房地产研究所、室内环境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也在国内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医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先后与新西兰、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外国大学开展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和留学生,以“3+1”、“3+2”等多种形式开展与国外的合作办学,培养开拓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医院在以雷洁琼为会长的燕京大学校友会的支持下,同美国国际科技教育服务机构(简称PESI)签订了合作办学的备忘录,先后已有近百位外籍专家为校内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任课和讲学。

医院还是教育部批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院校之一,每年有二百多名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在医院学习。

医院地处全国最大的高校区——学院路,教育资源丰厚。1999年在北京市教委的组织下,包括医院在内的十六所高校组成“教学共同体”。各校互开选修课及其辅修专业。医院学生可以到“教学共同体”中的其医重点院校选修课程或者辅修专业;同时,由于医院人文社科方面的优势,也吸引了大量外校的学生来医院选修课程。

医院学生可与重点高校的学生同堂上课,相互交流。2005年,医院与江西师范大学合作建立了“创新研究院”。这对发挥两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促进两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实施教育创新,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统领学院工作全局,发展应用学科,开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开创建设应用型大学的新局面。

学校地址

学院路校区(主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97号。

邮编:100191

乘车路线:地铁10号线西土城站;公共汽车21、84、323、626、641、653、689路塔院小区站;运通103路、392、398、478、490学知桥北站;375、902路蓟门桥北站;331、323、375、386、438、484、498、562、632、693、810、944路北航站;658路学知桥东站。

双清校区:

地址: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邮编:100083。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