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广东省珠海市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UIC)”,坐落于广东省珠海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教育界合作办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北师港浸大是首家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北师港浸大践行“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校训,秉承全人教育理念,推行创新的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所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兼容的博雅大学,培养既胸怀祖国又放眼世界的人才。 [1]200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成立。2016年6月,获教育部批准开办研究生教育。  2021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据2022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总占地面积244,9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设有4个学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方向) ,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5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学位;有全职教学人员524人,在校生约8000人。
  • 简称:北师港浸大、UIC
  •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 校训:博文雅志,真知笃行
  • 校歌:UIC Anthem
  • 中文名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外文名称: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
  • 主要院系:工商管理学部、理工科技学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文化与创意学部
  • 所属地区:广东省珠海市
  • 类别: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
  • 属性:省属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
  • 学校代码:16401
  • 现任校长:汤涛
  • 校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金同路2000号
  • 学校类型:综合
  • 创办时间:2005年

办学历史

2003年6月,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同意筹备设立合作办学机构。

2004年3月9日,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为首家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合办的大学。

2005年4月,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10月,首届开学典礼举行。

2008年1月,金凤路校区正式落成启用。

2014年6月20日,学校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并举行新校园奠基典礼。

2015年12月12日,学校校训和校歌正式公布。

2016年6月,学校获教育部批准开办研究生教育。

2017年12月9日,学校举行新校园启动仪式,并成立研究生院。

2020年10月,学校举行十五周年校庆。

2021年5月23日,学校举行二期校园奠基仪式。  7月30日,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2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4个学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方向)。

学部

本科专业(方向)

工商管理学部

会计学

应用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

财务学

电子商务与资讯系统管理

创业与创新管理

---

文化与创意学部

传播学 (互动与交互媒体)

传播学(影视学)

传播学(媒体艺术与设计)

文化创意与管理

音乐表演

旅游、酒店与会展管理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应用翻译学

英语语言文学

传播学(媒体与传播)

传播学(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

公共关系与广告学

全球化与发展

理工科技学部

应用数学

应用心理学

人工智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

环境科学

金融数学

统计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学科建设

据2022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研究院提供两类型课程,即研究型课程(9个)及授课型课程(5个),颁授多种不同的高等学位,包括哲学博士、哲学硕士、文学硕士。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 

广东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传播学

授课型研究生课程:传播学文学硕士-传媒管理专修、传播学文学硕士-互动媒体专修、传播学文学硕士-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专修、传播学文学硕士-传理学专修、传播学文学硕士-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专修 

研究型研究生课程:会计学与企业管理哲学博士、经济学哲学博士、传播学研究型博士、应用英语语言学研究型博士、应用数学研究型博士、生物学研究型博士、化学研究型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型博士、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型博士、传播学研究型硕士、应用英语语言学研究型硕士、应用数学研究型硕士、生物学研究型硕士、化学研究型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型硕士、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型硕士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共有全职教学人员524人,兼职及校外教学人员62人。全职教学人员里,讲师及以上的专任教师371人,69%拥有博士学位。

贝力行

Holger Mathias BRIEL

陈致

左龙佩兰

John Blair CORBETT

邸亚娜

龙天祥

方开泰

郭中实

郭海鹏

韩子奇

黄华雄

贾维嘉

雷波

李新宝

刘鲁川

刘文斌

Indika Jananda Borala LIYANAGE

毛亚庆

吴盖宇

潘建新

阮华达

石磊

时红建

苏伟峰

孙伟伟

邓国组

汤涛

Carlotta VITI

王田

王庆国

黄匡忠

黄兆基

伍红玉

许方龙

徐宝军

于洪年

张强

张慧

赵晓斌

教授名录(部分)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有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广东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质量工程项目多个。

类别

项目名单

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

环境科学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统计学

广东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生物与化学全英文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会计学

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会计学专业与中国香港会计师公会共建实践基地

学生成绩

2020-2021学年,学校学生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中,获得银奖1项、铜奖1项;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东省赛区的比赛中,获得7个奖项;在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特等奖提名1组、一等奖4组、二等奖14组。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共与全世界60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交换协议,直接入学协议以及暑期项目协议等。其中包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的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韩国的成均馆大学、庆熙大学等学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珠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科研平台多个。 

2022年2月,学校获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 

珠海市重点实验室:珠海市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校级科研平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研基地、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珠海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所、跨文化学术研究所、社会管理研究与服务中心、统计与计算智能研究所、UIC DST–HKBU CSD活跃媒体计算联合研究所、人才因素绩效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新中心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教师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立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岭南文化项目1项。2021年,学校教师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项目3项。部分科研项目名单

类别

名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赤小豆三萜皂苷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脂肪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传感云系统中云-边-端数据协同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时间非局部相场模型的能量稳定性分析及渐近相容算法的研究》《高维复杂区域上的可压流体问题的自适应高阶有限体积方法研究》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心灵的形式化及其挑战:认知科学的哲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言语感知和阅读过程中语音信息神经表征的时间进程研究》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

《智能交互中的用户幸福感形成机制——基于广东省网民的实证分析》《后疫情时代“风险适应”与社会发展协调机制研究》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岭南文化项目

《康、梁之前的清代岭南思想研究——以学海堂为中心》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创新教与学》(Innov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创刊于2019年,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创办的国际学术期刊,为半年刊,每年6月和12月出版;刊登全球专家和学者对教学经验、评论和实践的研究。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纸本藏书约50万册,种类约40万种,电子书1104993册,电子期刊212722册,数据库117个,中英文纸质期刊报纸300多种。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由字母“U、I、C”组成,UIC为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的英文简称。采用纯青色和蓝色相间,寓意北师港浸大兼有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香港浸会大学的背景和优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校徽标准色的蓝色是CMYK:C93 M45 Y0 K0/RGB:R0 G117 B188/Pantone:pantone300CVC,青色是CMYK:C87 M37 Y65 K0/RGB:R6 G129 B111/Pantone:pantone3288CVC。

校标

校标是指校徽和校名组合的统称。校徽与校名组合使用时,有校徽与中文校名组合、校徽与英文校名组合以及校徽与中英文校名组合三种规范方式,每种方式有其相应的横式及竖式结构。

精神文化

校训

博文雅志,真知笃行(In knowledge and in deeds, unto the whole person)

释义:“博文雅志,真知笃行”是北师港浸大的教育理念、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北师港浸大的博雅教育旨在博学于文,广泛涉猎一切人类知识,由此陶养性情,完成人格精神的内在养成。博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要以批判性思维主动求真知。而求真知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真理的不懈追求,更是对高层次人生境界的领悟与追寻,所以必须有笃行的意志与坚持。北师港浸大以育人为本,希望每个学生都成为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人。

校歌

作曲:伍鸿宇 Lyric by Wu Hongyu

英译:杨斯敏 English translation by Mildred YANG

作曲:杨斯敏 Melody by Mildred YANG

悠悠珠江文脉长,诸贤会同意气昂。

筚路蓝缕创吾校,华夏教育谱新章。

本生命之源,根文化之壤。

启德性之门,明智慧之光。

师生家园齐努力,博文雅志筑梦想。

浩浩南海通八方,凤凰展翼天际翔。

兼容并蓄纳百川,情系中华怀万邦。

聚四方学子,育国家栋梁。

容中西思想,通古今文章。

躬身服务彰仁爱,真知笃行创辉煌。

River pearl runs wide and long, gathering scholars from beyond.

In hardship and adversity, a new college is born.

Bring Culture, innovation, moral values, inspiration,

together we will work as one, to serve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Let the Southern sea roam wide, let the phoenix soar the sky.

Receptive and transcending where East and West align.

Setting aims firm, aspiring high, over boundaries of land and time,

we humbly serve and redesigh a bustling future for man-kind.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录

校董会主席

许嘉璐

校长

汤涛

常务副校长

陈致

副校长(学术)

黄华雄

校党委书记、副校长(行政)

毛亚庆

副校长(研究和拓展)

贾维嘉

协理副校长

左龙佩兰

协理副校长(国际发展)

贝力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