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灰栒子

匍匐灰栒子

蔷薇科栒子属植物
匍匐灰栒子是蔷薇科、栒子属植物匍匐栒子(学名:Cotoneaster adpressus Bois)的别名
  • 中文名:匍匐灰栒子
  • 拉丁学名:Cotoneaster adpressus Bois
  • 别名:
  • 界:
  • 亚界:
  • 总门:
  • 门:
  • 亚门:
  • 纲:
  • 亚纲:
  • 超目:
  • 目:
  • 亚目:
  • 科:蔷薇科
  • 亚科:
  • 族:
  • 亚族:
  • 属:栒子属
  • 亚属:
  • 组:
  • 亚组:
  • 种:匍匐栒子
  • 亚种:
  • 变种:
  • 品种:
  • 分布区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落叶匍匐灌木,茎不规则分枝,平铺地上;小枝细瘦,圆柱形,幼嫩时具糙伏毛,逐渐脱落,红褐色至暗灰色。叶片宽卵形或倒卵形,稀椭圆形,长5-15毫米,宽4-10毫米,先端圆钝或稍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而呈波状,上面无毛,下面具稀疏短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2毫米,无毛;托叶钻形,成长时脱落。花1-2朵,几无梗,直径7-8毫米;萼筒钟状,外具稀疏短柔毛,内面无毛;萼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有稀疏短柔毛,内面常无毛;花瓣直立,倒卵形,长约4.5毫米,宽几与长相等,先端微凹或圆钝,粉红色;雄蕊约10-15,短于花瓣;花柱2,离生,比雄蕊短;子房顶部有短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6-7毫米,鲜红色,无毛,通常有2小核,稀3小核。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山坡杂木林边及岩石山坡,海拔1900-4000米。印度、缅甸、尼泊尔均有分布。

近种区别

本种与平枝栒子 C. horizontalis Dcne. 的主要异点,在于后者茎水平展开,呈规则地二列分枝,叶片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倒卵形,边缘不呈波状,果实直径4-6毫米,有3小核。

G. Klotz 近年发表洮河栒子 C. taoensis Klotz in Wiss. Zeits. Univ. Jena 21:1010.1972。矮生平铺灌木,高达50厘米,叶片椭圆形,先端圆钝或急尖,稀在长枝上为渐尖,叶边稍有波状起伏,上面无毛。下面初有稀疏柔毛,后脱落无毛;花序直立,有花1-3朵,萼筒萼片初有柔毛,后脱落无毛;雄蕊12-15;果椭圆形或近球形,红色,直径7-9毫米,有2小核。产甘肃洮河、岷州。根据上述记载与匍匐栒子很难区分,附记于此,留待考订。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