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鱼

剥皮鱼

单角鲀科马面鲀属动物
剥皮鱼学名叫绿鳍马面鲀,又叫马面鱼,潮汕俗名:迪仔、剔皮鱼在上海和闽浙一带称橡皮鱼,在北方称猪油、皮匠鱼、面包鱼、烧烧角。剥皮鱼是一种外海暖温性底层鱼类,[1]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黄、渤海,朝鲜和日本,也见于南非。不仅产量高,而且鱼汛比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以我国东海的产量为最多,最高年产量已达25万吨左右,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种。
    中文名:剥皮鱼 拉丁学名:Thamnaconus modestus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辐鳍鱼纲 亚纲: 目:鲀形目 亚目: 科:单角鲀科 亚科: 族: 属:马面鲀属 亚属: 种:绿鳍马面鲀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简介

硬骨鱼类,隶 属于鲀形目、革鲀科。绿鳍马面鲀的俗称,也称“皮匠鱼”(山东、辽宁等)。体侧扁而高,体长大于2倍体高。背鳍两个,第一棘强大,二腹鳍合一,为仅露出之一短棘尖。体暗绿色,有不规则斑块,背鳍和臀鳍鳍膜为绿色,故称“绿鳍马面鲀”。为外海暖温性底层鱼类。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以东海产量最高。为中国经济鱼类。该鱼在中国近海各海区之地方名称甚多,如 “羊鱼”、“牛鱼”、“橡皮鱼”、“面包鱼”、“皮子”等。

形态特征

背鳍Ⅱ,37—39;臀鳍34—36;胸鳍15—16;尾鳍12。体长为体高2.1—2.6倍,为头长3.2—3.5倍;头长为吻长1.2—1.4倍,为眼径3.7—5.7倍。体长椭圆形,侧扁。头侧视三角形。吻尖突。口小,前位;颌齿门齿状。鳞细小,鳞面有许多杆状细棘,排成2—3行。背鳍2个,第一背鳍始于眼后缘上方,尾鳍圆形。体蓝灰色,第二背鳍、臀鳍及尾鳍绿色,体具不规则暗色斑纹。体长可达280mm左右。

营养价值

剥皮鱼资源丰富,无毒,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及脂肪等营养成分(见表1),营养价值不比其它鱼类差,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用鱼类。但由于鱼的外观难看,一般消费者习惯上不太爱吃。个别的人吃了有过敏性反应,因此对这种鱼产生了怀疑,市场上不受欢迎。

烹饪方法

此鱼鱼肉比较淡,因此用豆豉、酱油、姜丝、蒜蓉焖煮最好吃。切片煮汤,用一点芫荽和姜丝调味,非常可口,不妨一试。剥皮鱼肉可以制成美味鱼松,成品比传统的鱼松优越。肌肉纤维长,色香味佳的小包装方便食品。又可制成烤鱼片,干烤剥皮鱼,配以玉兰、冬菇、油菜,香菜。特点是色枣红、味清、鲜、香。还有醋溜剥皮鱼,配料莴笋、木耳、油菜。成品金红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别有风味。

另外,剥皮鱼还可以用盐水焖煮。煮时可配以胡椒粒,以提高鲜味。这种煮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剥皮鱼的鲜味,鱼肉也更显鲜嫩滑爽,焖煮的汤汁更是下饭的好料。

药用价值

剥皮鱼肝大,可制鱼肝油。肝占全鱼重量的3.9~7.4%,含油量高达50~60%。油灰还可代替桐油灰。鱼骨可做鱼排罐头,头皮内脏可做鱼粉。鱼皮能制取成可溶性食用鱼蛋白。这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品,不仅含多种氨基酸,而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对于年幼儿童以及一般体弱多病者都是一种良好的营养食品。不过所制得食用蛋白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会影响其食用价值。

剥皮鱼的食疗作用:可治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症。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