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藜

刺藜

纲藜科藜属植物
刺藜(学名:Chenopodium aristatum L.)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藜科、藜属的植物。植物体通常呈圆锥形,高15-40cm。茎直立,多分枝,有条纹,全草灰黄至黄绿色,秋后常带紫红色,全草于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有药用价值。春季的刺藜幼苗也可用于烹制菜肴。因常生长于田间,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中华本草》中对其描述为耕地杂草。
    中文名:刺藜 拉丁学名:Chenopodium aristatum L. 别名:红小扫帚苗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超目: 目:中央种子目 亚目: 科:藜科 亚科:环胚亚科 族:藜族 亚族: 属:藜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体通常呈圆锥形,高10-40厘米,无粉,秋后常带紫红色。茎直立,圆柱形或有棱,具色条,无毛或稍有毛,有多数分枝。叶条形至狭披针形,长达7厘米,宽约1厘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收缩成短柄,中脉黄白色。复二歧式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及叶腋,最末端的分枝针刺状;花两性,几无柄;花被裂片5,狭椭圆形,先端钝或骤尖,背面稍肥厚,边缘膜质,果时开展。胞果顶基扁(底面稍凸),圆形;果皮透明,与种子贴生。种子横生,顶基扁,周边截平或具棱。花期8-9月,果期10月。

地理分布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四川、青海及新疆。分布于亚洲及欧洲。

生长环境

刺藜为农田杂草,多生于高粱、玉米、谷子田间,有时也见于山坡、荒地等处。适生于砂质土壤,极耐旱。

鉴别

性状鉴别

全草灰黄至黄绿色。叶皱缩破碎,全缘。花序生于枝端及叶腋,最末端的分枝针刺状。胞果圆形,果皮透明膜质,与种子贴生。种子圆形,黑褐色,长不及1毫米,有光泽。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1、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均有不定式气孔。2、胞果表面观:果皮薄膜状,表面皱缩,细胞轮廓不清。3、种皮表皮细胞栅状,棕色。4、花冠裂片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5、柱头细胞多数是长乳突状。6、花粉粒圆球形,直径约20μm,表面隐约可见散孔点。7、枝端尖刺,由众多端尖的薄壁细胞组成。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材基源:

为藜科植物刺藜的全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克。外用:煎水外洗。

性味:

淡;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祛风止痒。主月经过多;痛经;闭经;过敏性皮炎;等麻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克。外用:煎水洗。

食用价值

凉拌刺藜苗:

原料:刺藜苗500g,熟松仁40g,熟腰果碎40g,熟芝麻5g,精盐3g,白糖3g,鸡精5g,香油15g,色拉油10g。

制法:刺藜苗择洗干净,放入加有色拉油、精盐的沸水锅中,焯至断生捞出,用纯净水过凉,挤干水分,用精盐、白糖、鸡精、香油调味后码入盘中,上面撒上松仁、腰果碎和熟芝麻即可。

特点:口味咸鲜,滑润嫩爽。

双味刺藜:

原料:初春刺藜苗200g,干面粉50g,红油汁(红油10g,高汤25g,姜5g,盐2g)、蒜茸汁(蒜蓉10g,白醋20 g,盐2g,味精5g,香油5g)。

制法:刺藜苗拣择洗净,控干水分,然后加入面粉,调拌均匀后上竹笼旺气蒸8分钟至熟,端在盘子上,用筷子把刺藜苗趁热挑散和装在料碗中的红油汁、蒜茸汁同时入席即可。

特点:刺藜绵润鲜美,口感别致。

脆皮刺藜苗:

原料:刺藜苗300g,精盐4g,味精2g,面粉200g,生粉80g,泡打粉6g,蛋清2g,水适量,色拉油800g(耗100g)。

制法:①将面粉、生粉、泡打粉、蛋清、盐、味精、色拉油10g放入盆中,搅拌均匀即成脆皮糊。

②刺藜苗洗净,加盐、味精腌渍10分钟,沥干水分后裹上脆皮糊,逐一放入烧至四成热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4分钟,捞出控油,装盘即可。

特点:色泽悦目,口感酥脆。

香煎刺藜饼:

原料:刺藜苗200g,鱼茸200g,虾胶150g,肥膘末8g,精盐4g,味精2g,鸡粉3g,生粉30g,鸡蛋5个,姜汁酒10g,白糊椒粉2g,葱椒丝适量,色拉油150g。

制法:①将刺藜苗择洗干净,入沸水中氽水断生,过凉后挤干水分,切成细茸和鱼茸、虾胶、肥膘末共纳一盆,放入姜汁酒、胡椒、盐、味精、鸡粉调成馅。

②将馅分成10等份,做成刺藜饼生坯,拍粉拖蛋液,放入三成热的油锅中,小火煎制成熟,装盘,上面撒上葱椒丝即成。

特点:色泽碧绿,鲜嫩可口。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