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列宁

再见列宁

2003年沃夫冈·贝克执导的喜剧、剧情片
影片是一部2003年德国喜剧、剧情片,由沃夫冈·贝克执导,丹尼尔·布鲁赫、凯萨琳·萨斯和弗罗里安·卢卡斯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3年2月13日在德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儿子为了不让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受到刺激,隐瞒民主德国已经解体的事实,用心塑造了一个与外面巨变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民主德国”的感人故事。影片从一个温情善意的谎言的视角出发,折射出了柏林墙倒塌的历史大潮中东德民众的心理状态。
    中文名:再见,列宁! 外文名:79 qm DDR(德国)、Good Bye,Lenin!(国际) 其他译名: 类型:剧情/喜剧 出品公司:Westdeutscher Rundfunk(德国) 制片地区:德国 拍摄地点: 发行公司: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编剧:贝恩德·里希坦伯格等 制片人:史戴芬·阿恩特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凯萨琳·萨斯,楚潘·哈玛托娃,弗罗里安·卢卡斯 片长:121分钟 票房: 对白语言:德语 色彩:彩色 电影分级: imdb编码:tt0301357 主要奖项: 在线播放平台: 其它译名:快乐的谎言(中国香港) 、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 出品时间:2003年 制片成本:622万美元 幅面: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分级:R级(美国) IMDB评分:7.7/10(佳作) 烂番茄评分:9.1/10(佳作) 豆瓣评分:8.7/10(佳作)

剧情简介

克里斯蒂娜(凯萨琳·萨斯 Kathrin Sass 饰)衷心拥护着社会主义东德,她的丈夫已经逃往西德,剩下她一人抚养一对儿女阿丽安娜(玛丽亚·西蒙 Maria Simon 饰)和阿历克斯(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1989年,阿历克斯上街游行被捕,母亲目睹了这一幕,心脏病发晕倒过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时间。当她醒来,她熟悉的国家已经改变——柏林墙推倒,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也随之瓦解。 

医生说,克里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于是儿子想方设法营造一个过往的世界给母亲。母亲因此得以活在过去的民主德国里:包括邻居的衣饰,电视的新闻,换成苏联食品的罐头。然而,阿历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饰庞大的现实世界。终于,儿子以自己的方式去和母亲讲述东德的变迁。

幕后花絮

影片中的“可口可乐新闻公告牌”所在的房子,正是1961年比利·怀尔德拍摄《玉女风流》的。

在“德国欧化”柏林中大量使用到了CGI技术。虽然大部分影片是在从前的东柏林拍摄的,大部分影片发生的是在柏林墙倒塌之后,自从一场大暴动之后开始了欧化。镜头中许多西方产品的广告必须清除,并且还有很多颜色要加亮或者更加灰暗。

弗罗里安·卢卡斯原定出演艾里克斯。当丹尼尔·布鲁赫在为这个角色试镜之后,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决定把丹尼斯的角色给卢卡斯。

在最初剧本中,角色丹尼斯是一个肥胖的土耳其人。

电影中所有的信件都是一位来自德国科隆的一名年轻女士写成的,她和工作人员一起接受了特别的训练。

在银行的场景是拍摄于2001年9月11日。

获奖记录

获奖·蓝天使奖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提名·金熊奖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美国金球奖(2004;第61届)提名:

电影类-最佳外语片

欧洲电影奖(2003;第16届)

获奖·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Stefan Arndt·

欧洲电影奖-最佳男演员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欧洲电影奖-最佳编剧贝恩德·里希坦伯格 Bernd Lichtenberg·

观众奖-最佳男演员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观众奖-最佳女演员凯萨琳·萨斯 Kathrin Sass·

观众奖-最佳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提名·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凯萨琳·萨斯 Kathrin Sass·

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2004;第57届)提名:

电影奖-最佳非英语片Stefan Arndt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法国凯撒奖(2004;第29届)获奖:

凯撒奖-最佳欧盟电影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西班牙戈雅奖(2004;第18届)获奖:

戈雅奖-最佳欧洲电影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德国电影奖

2003;第53届获奖·

金质电影奖-最佳电影配乐杨·提尔森 Yann Tiersen·

金质电影奖-最佳男主角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金质电影奖-最佳男配角弗罗里安·卢卡斯 Florian Lukas·

金质电影奖-最佳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

金质电影奖-最佳剪辑Peter R.Adam·

金质电影奖-最佳制作设计Lothar Holler·

金质电影奖-杰出故事片·

观众奖-年度德国电影

提名·金质电影奖-最佳女主角凯萨琳·萨斯 Kathrin Sass·

金质电影奖-最佳女配角Maria Simon

2002;第52届获奖·金质电影奖-最佳剧本沃尔夫冈·贝克 Wolfgang Becker贝恩德·里希坦伯格 Bernd Lichtenberg

幕后制作

虽然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依然被来势汹汹的好莱坞搞得有些不尴不尬,依然要靠好莱坞大牌们撑门面,但德国人还是对本土的几部作品感到颇为得意,并寄予了厚望。这部电影就是德国媒体的焦点,甚至被捧为金熊奖的最有力争夺者。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的上一部作品《生活是你的所有》(Life Is All You Get)在1997年柏林电影节上得到了特别奖。主演丹尼尔·布鲁赫是目前德国炙手可热的男星,去年摘取了德国电影奖最佳男演员奖。而本片已在德国获得剧本大奖,亦为它增添了竞争砝码。

影片可以说是十分夸张,但它涉及的又是很现实的问题。在今天的德国东部,固然没有多少人愿意时钟倒转,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过去的民主德国,对现在重新统一后的德国怀有复杂的感情。影片正是以幽默手法处理了那种暧昧情感,将讽刺与伤感微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是一部容易获得各个层面欢迎的电影,它虽然“很政治”,但以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爱来包裹就显得非常人性,这股感人的力量使它能够突破一个相当德国化问题的限制。

虽然探讨的命题严肃沉重,但黑色喜剧风格使其轻松晓畅。虽然影片展现的是历史,折射的亦是当下德国民众对政局的不安感。虽然手法够荒诞够闹腾,但又非肥皂剧般无聊。影片从导演、表演到摄影、美工、配乐等各个环节都堪称一流,尤其是剧本更得到众口一词的高度赞扬。

制片人斯坦芬·阿迪特在成功地运作了《罗拉快跑》和《天堂》后,从一大堆表现柏林墙事件的剧本中选择了这一部,他认为德国电影界之所以在柏林墙倒塌后十年才能产生这样的电影,是因为电影人需要时间和距离来检视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乃至具体到个人身上的情感经验。或许整个德国都需要重新观照、定位自身。

关于导演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1954年出生于原联邦德国的威斯特法伦州赫莫区,他执导过的电影一共有两部在柏林电影节获过奖。一部是《生活是你的所有 Life Is All You Get》曾获1997年柏林电影节特别奖。另一部就是获得2003年柏林电影节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的《再见列宁》。

导演或许将自己三十多岁时的梦想寄托在了本片中的男配角身上,当他看到柏林墙被拆掉的那一刻,潮水般的人们涌入西部,一定催生了他拍摄本片的情愫。他用丰沛的情感和带有批判性的喜剧风格的拍摄手法,成就了这部受人欢迎的电影,也成就了自己。

关于配乐

影片的配乐是Yann Tierson,从作曲到钢琴演奏都由其一手操办。他是一个总能将欢笑与痛苦融入到音乐之中的艺术家。法国新电影天使爱美丽的配乐也出自他之手,当时给每一个人都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在《再见列宁》里,他动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古乐,钢琴演奏像流水一样,随节奏快慢缓急来表达出影片的情绪,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入其中,并真切地感受到80年代末两德的那段动荡岁月。

东德版“我爱我家”

这是一部超过《劳拉快跑》的杰作,德国人比好莱坞更善于(或者更敢于)利用数字电影的一些特性,剪接上有些独特的技巧。不过沃尔夫冈·贝克其实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导演,他的电影语言并不像《劳拉快跑》那样激烈,应该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

不是德国人,也会笑个不停。这电影的故事很像某一集的《我爱我家》,宋丹丹摔了一跟头,醒过来就失忆二十年,全家人怕她发疯,被迫假扮文革时代。这部电影拍得认真扎实,有更多更有趣的细节,特别是整天想当导演的西德青年丹尼斯,他用旧新闻片加自拍录像自制《东德新闻》,什么乱七八糟的穿帮他都圆得过来,还播得一本正经。每次出现《东德新闻》,观众必定笑得人仰马翻,此人今年不搂几个最佳男配角奖什么的,天理难容。

影视原声

Yann Tiersen -《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APE]

专辑中文名:再见列宁

专辑英文名:Good Bye Lenin!

艺术家:Yann Tiersen

资源格式:APE

发行时间:2004年04月06日

地区:德国

专辑风格:Original Soundtrack

发行公司:Virgin

专辑介绍:

5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获奖影片,配乐由法国音乐人Yann Tiersen(扬·提尔森)操刀制作,Yann Tiersen本职非电影配乐师,而是一个优雅的音乐才俊。从他第一张专辑La Valse Des Monstres开始,就以其典雅的浪漫风情红遍法国,而让其全世界闻名的无疑是Yann Tiersen为法国年度票房冠军电影Amelie(天使爱美丽)的原声配乐,这不得不感谢导演Jean Pierre Jeunet的慧眼识珠,让Yann Tiersen的电影配乐才能充分释放。

这张反应交叉时期的黑色幽默作品,Yann Tiersen很好的把握住了影片的氛围感,而古典音乐出身的Tiersen在其熟悉的钢琴,小提琴这些乐器的编排及演奏中也突现深厚的功力,让人们在美妙的钢琴小品中领略到德国人这种不同于好莱坞闹剧的“严谨的幽默感”。

这张是发行于04年的再版专辑,与第一版的德国版相比删掉了几首配乐作品,也是世面比较常见的版本

专辑曲目:

1.Summer 78 (Instrumental)

2.Preparations For the Last TV Fake

3.Mother's Journey

4.Good Bye Lenin

5.Father and Mother

6.Lara's Castle

7.Childhood (1)

8.The Deutsch Mark Is Coming

9.Childhood (2)

10.Letters

11.Mother Will Die

12.Father Is Late

13.First Rendez-Vous

14.Dishes

15.I Saw Daddy Today

16.The Decant Session

17.Watching Lara

18.Summer 78 (instrumental)

影片评价

宏大下的平凡

在宏大叙事的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和平凡的生存的状态,影片将对历史的反

思和感慨,融于母子情深,以新颖的构思和家庭温馨的路线征服观众,家庭轻喜剧的反衬下,忧伤情怀立现。故事背景还是定在现代对德国影响最大的事件上:柏林墙的倒塌。长久以来,这是德国的电影导演们不能够回避和弃置的题材,关键是派出新意、创意而给观众更多的启示和力量,而导演沃尔夫冈·贝克恰好做到了这一点。(新浪娱乐评)

电影整体精湛

影片可以说是十分夸张,但它涉及的又是很现实的问题。影片正是以幽默手法处理了那种暧昧情感,将讽刺与伤感微妙地融合在一起。虽然探讨的命题严肃沉重,但黑色喜剧风格使其轻松晓畅。虽然影片展现的是历史,折射的亦是当下德国民众对政局的不安感。虽然手法够荒诞够闹腾,但又非肥皂剧般无聊。影片从导演、表演到摄影、美工、配乐等各个环节都堪称一流,尤其是剧本更得到众口一词的高度赞扬。(新浪娱乐评)

诗情画意清新淡雅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一个动荡而且令人不安的年代,也有很多反映这个年代社会动荡的影片。但是这其中的很多影片都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了政治、命运、历史等宏大的叙事维度下。不过这部政治意味极强的《再见列宁》却被导演拍摄得诗情画意、清新淡雅。剥去影片的政治性,影片是一出可人温馨、主打亲情牌的影片;如果加上政治,《再见列宁》则显得有些滑稽、有些无厘头,也让人欲哭无泪——也正是这种拍摄上的举重若轻,让这部电影兼具讽刺和幽默,既让人感怀又击中要害。(时光网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