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

以内伤为病因所导致的发热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伴有头晕、疲乏等虚弱之象。
  • 中医病名:内伤发热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诊科室:
  • 多发群体:所有
  • 常见发病部位:相关脏腑
  • 常见病因:内伤
  • 常见症状:
  • 传染性:无
  • 传播途径:
  • 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 疾病分类:内科—气血津液病证
  • 相关西医疾病:功能性低热、内分泌疾病

历史记载

内伤发热穴位治疗图《内经》对阴虚内热论述较详,对五脏热病的症状及预后也有描述。《金匮要略》描述了阴阳失调所产生的虚热症状,用小建中汤燮理阴阳,开甘温除热之先河。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心热用导赤散,肝热用泻清丸,脾热用泻黄散,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提供了重要方剂。金代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内外伤辨惑论》里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明晰的论述。

元代朱丹溪对阴虚发热有深入的研究,对内伤发热的病机及治法都有补充。明代秦景明首先提出内伤发热的病名,并将内伤发热分为气分发热与血分发热两大类。清代王清任和唐容川对瘀血发热的辨证及治疗做出了贡献。至此,内伤发热的证治渐趋完善。

证候特征

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因内伤发热主要由于气、血、水湿的郁滞塞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病因病机

1、肝经郁热情志抑郁,肝气不能条达,气郁化火而发热;或因恼怒过度,肝火内盛,以致发热。

2、瘀血阻滞由于情志、劳倦、外伤等原因导致瘀血,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壅遏不通,因而引起发热,此为瘀血发热的主要病机。此外,瘀血发热也与血虚失养有关,如《医门法律•虚劳论》说:“血痹则新血不生,并素有之血,亦瘀积不行,血瘀则荣虚,荣虚则发热。”

3、内湿停聚由于饮食失调、忧思气结等使脾胃受损、运化失职,以致湿邪内生,郁而化热,进而引起内伤发热。

4、中气不足由于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久病失于调理,以致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引起发热,亦即现今通称的气虚发热。

5、血虚失养由于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能生血,或长期慢性失血,以致血虚失于濡养。血本属阴,阴血不足,无以敛阳而引起发热。如《证治汇补•发热》说:“血虚发热,一切吐衄便血,产后崩漏,血虚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

6、阴精亏耗由于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误用、过用温燥药物等,导致阴精亏虚,阴衰则阳盛,水不制火,阳气偏盛而引起发热。

7、阳气虚衰由于寒证日久,或久病气虚,气损及阳,或脾肾阳气亏虚,以致火不归原,虚阳外浮而引起发热。如《证治汇补•发热》说:“阳虚发热,有肾虚水冷,火不归经,游行于外而发热。

相关拓展

内伤发热的发生机制复杂多端,不同热型各有其显著特征。遵《黄帝内经》“阳胜则热“之旨,认为一切发热皆是阳气相对有余,热郁于内所致,即内伤发热皆气郁。从内伤发热的壮热、潮热、微热三个类型展开,对病因病机及相应治疗等方面的源流进行考证,厘清内伤发热的发展脉络,探寻不同时代的医家对内伤发热机理的阐述及辨治思路,以期对增强临床疗效提供帮助。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