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天龙

八部天龙

长篇武侠小说
“八部天龙”,又称为天龙八部、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八部天龙包括八种神道众生,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 中文名:天龙八部
  • 别名:
  • 作者:金庸
  • 类型:武侠类
  • 连载平台:
  • 最新章节:
  • 是否出版:

情节梗概

《天龙八部》全书共五十章,其主要情节概述如下:n云南大理国武林世家镇南王之子段誉,为逃避习武,来至无量山中,因种种机遇,学得一身古怪奇妙的武功,并先后结识少女钟灵、木婉清,互相悦慕,岂料此二人是父亲段正淳四处留情的私生女。

段誉回到大理,适逢吐蕃国大轮明法王鸠摩智为抢大理国天龙寺武功绝学六脉神剑图谱与天龙寺众高僧比武之会。为救伯父保定帝,段誉以深厚的内力为基础,一人使出六脉神剑,大败鸠摩智,后被鸠摩智用计擒住,带至姑苏武林世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享誉中原武林的慕容氏家中,在阿朱、阿碧帮助下逃脱。在苏州,他遇见苦恋表哥慕容复的王语嫣,对她一见钟情,苦苦追随;后又在无锡松鹤楼与丐帮帮主乔峰结为异姓兄弟。

乔峰来姑苏,本是找慕容复查清丐帮副帮主马大元被他自己的成名绝技所杀一事,谁知帮内突生大变,他被指证为契丹人。为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他北上少室山,找自己的养父乔三槐和恩师玄苦,可二人已遇害身亡,目击之人皆认为是乔峰所为。他悲愤异常,百口莫辩,为救少女阿朱之命,大战聚贤庄,与天下英雄为敌;后见杀戮太多,想自刎以求解脱,却被一神秘的武林高手救走。后来到雁门关,为自己的身世所苦恼、自卑,因见宋兵屠杀契丹百姓,如醍醐灌顶,立即顿悟,不再以契丹人自耻。为寻找仇人,他和阿朱往返千里,苦苦求索,途中情意互生,彼此爱恋。后其被马大元之妻所骗,以致失手打死假扮父亲段正淳的阿朱,悔恨终生,并答应阿朱,照料她的妹妹阿紫。阿紫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徒弟,满身邪气,不以他人之是非为是非。乔峰带她至东北,从金人手中救出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结为兄弟,帮助消除叛乱,被封为南院大王。

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为寻找一个色艺双全、聪明伶俐的徒弟,设下“珍珑”棋局,为少林寺虚字辈弟子虚竹误撞解开。相貌不佳为人愚直的小和尚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后,又被灵鹫宫主人天山童姥带至西夏皇宫中,尽得逍遥派真传。天山童姥与西夏王妃李秋水同归于尽后,虚竹成为灵鹫宫主人,并与跟随王语嫣而来的段誉结为兄弟。为向方丈忏悔自己的罪行,虚竹回到少林寺,适逢天下各路英雄齐至少林寺,有丐帮、星宿派、姑苏慕容、鸠摩智、大理段氏、四大恶人等等,萧峰也来了。至此多年前的真相大白,虚竹的身世也就此揭开。

西夏国张榜招婿,众人相继赶来。慕容复为应召而拒绝王语嫣的爱情;众人救起伤心自杀的王语嫣,后段誉终于获得她的芳心;鸠摩智贪练少林武功,走火入魔,幸被段誉吸去全身功力,保住性命,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僧。西夏公主提出问题,只有陪同段誉而去的虚竹的回答令西夏公主满意。原来公主是当初天山童姥偷来为虚竹破戒的梦姑(李清露),二人终于结为连理。n段誉回大理的途中,误入王语嫣的母亲、段正淳的另一情人李青萝设计捉拿段正淳的庄园之中;段延庆擒住段正淳和他的夫人、情人们,也赶来这里,以杀死段誉要胁段正淳以皇位相让。经过一番搏斗,段正淳、刀白凤自杀殉情;段延庆飘然远逝;段誉回大理继承皇位。

这一年,辽国发兵进攻宋朝,萧峰(即乔峰)不愿生灵涂炭,胁迫辽国皇帝答应有生之年不向宋朝发兵、后感到愧对族人,自杀身亡;阿紫抱着心爱之人的遗体,挖出眼珠还给游坦之,跳下万丈悬崖;游坦之也高呼“阿紫”的名字,紧跟跳下。

萧峰死后段誉作别虚竹夫妇,携王语嫣等一行人同归大理,却遇上了一心想做皇帝,最后发了疯的慕容复,小说故事到此结束。n在新修版结局中,段誉最终在无量玉洞堪破了心魔,与木婉清、钟灵、晓蕾终成眷属。王语嫣离开了段誉回到慕容复身边,和阿碧一同照顾发疯的慕容复。

创作背景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在创作《天龙八部》时,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

角色介绍

主要人物

段誉

段誉本是大理国王爷段正淳之独子,儒雅倜傥,长相俊秀,风流多情,后偶然间闯进无崖子之妻的洞穴,学到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而后又邂逅了木婉清,因为木婉清发誓第一个掀起其盖头的男人要娶她,于是两人相爱,期间木婉清的好姐妹钟灵亦爱上段誉,但奈何木婉清之母和钟灵之母皆为段正淳之情妇,众人误以为段誉与木婉清为亲兄妹,故两人分开。而后段誉误打误撞上了曼陀山庄,遇见了阿朱阿碧并爱上了庄上的大小姐王语嫣,但奈何王语嫣独钟情于其表哥,后在段誉痴心之下亦动容,四大恶人之首欲报复段正淳将段誉等捉住,在生死之间,段誉之母坦言段誉身世,躲过此劫。后继位为大理国皇帝。

萧峰

萧峰出场时叫乔峰,因其养父为乔三槐;而其亲生父亲是契丹人萧远山,因此应姓萧。他外貌威武,颇有风霜之色,豪迈飒爽,极有威势,不怒自威,智勇双全,是金庸笔下少有的阳刚强烈的男子汉。曾任丐帮帮主,在得知是契丹后裔,被迫退位。闯荡江湖,寻求真相,相继与段誉和虚竹结为兄弟,又得遇红颜知己阿朱。阿朱后为救父,死在萧峰掌下,萧峰悲恸不已。因助耶律洪基平息叛乱,受封为南院大王。不久为阻辽帝攻宋,以断箭自尽于雁门关外。

(一)年少时期

萧峰出身大辽,为契丹人。他生父萧远山少年时师从汉人学武,武功高强,又为契丹后族中人,很得萧太后赏识。当萧峰尚处于襁褓之中时,萧远山携妻带子回娘家,却在雁门关外失于慕容博的诡计,被中原群雄伏击,使萧氏一家成了慕容博挑拨辽宋关系的牺牲品。萧远山以一己之力大败群雄,却不幸爱妻身死,伤心之余于崖壁留书,欲抱子坠崖自杀殉情幸为大树所救。而他落崖前将幼子抛出。玄慈方丈从萧远山留书中得知自己杀错了人,深感愧疚不忍再杀生,便将这孩子交由乔三槐夫妇抚养(因此又名乔峰),拜玄苦大师为师,修炼少林武功。后又拜中原第一大帮丐帮帮主汪剑通为师,得“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等绝顶武功,加之常年奔波的实战历练,终成绝顶高手名扬江湖,人称”北乔峰”,与”南慕容”并称。

(二)丐帮帮主时期

萧峰加入丐帮后师从汪剑通。时任丐帮帮主汪剑通因深知乔峰是契丹后裔,十分提防,并给予乔峰三大难题、七大功劳的考验。而乔峰屡立汗马功劳,仁义兼备,多次为丐帮解困,终被汪剑通推选为新帮主,期间掌管丐帮八年,一直率领丐帮抗击契丹,叱咤风云,成为领导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n萧峰领导下的丐帮日益壮大,可却因为一件旧事将萧峰推上风口浪尖。丐帮副帮主马大元的夫人康敏暗恋萧峰,但萧峰只当其为兄嫂。多次引诱无果后,康敏因爱生恨,决定拿出前任帮主的书信,揭露萧峰契丹人的身份。这便有了丐帮的内斗一杏林事变。事变中曝出了惊天内幕,萧峰身世已明,他虽然不信却也无法继续留在丐帮,便交出打狗棒,兀自去调查实情真相。

(三)爱情时期

萧峰认为他是契丹人一事乃奸恶之人的诬陷,决定先向养父母和师父询问真相。可当他赶回家中时,发现养父母乔三槐夫妇已经被杀;当他前往少林寺时,授业恩师也遭毒手。阴差阳错,萧峰被误认为是弑父弑母弑师的凶手,一时间百口莫辩,受世人唾奔。正当他万念俱灰之时,在少林寺偶遇的阿朱姑娘,给了萧峰莫大的支持和信任。萧峰决定冒死救助命已垂危的阿朱,赴聚贤庄英雄大会求助薛神医,并在此与群雄争斗,大开杀戒。濒死之际被神秘人救走。萧峰伤愈后前往雁门关,再次碰到已等候五天的阿朱。在雁门关,萧峰目睹了宋兵的暴行,领悟到了民族战争的残酷,决定不再以契丹人为耻,也不以大宋为荣。萧峰决定先为父报仇,找到带头大哥。阿朱愿意一辈子相从。萧峰被阿朱情意深深感动,二人情定终身,携手下山继续追查真相。后来受马夫人诱骗,萧峰欲寻段正淳复仇。黑夜中失手打死乔装后替父赴约的阿朱。临死前阿朱遗愿托付萧峰照顾妹妹阿紫。萧峰意识到中原已非自己栖身之地,杀父杀母的大仇也无法得报,打算前去塞北,从此不再回来。阿紫选择跟随。

(四)辽国为官时期

阿紫跟随萧峰来到塞北,意外结识大辽皇帝耶律洪基,并与之结为义兄弟。萧峰进入辽国,协助耶律洪基平定了上京叛乱,官拜南院大王。后为寻阿紫,再次踏入中原少林寺,与二位义弟并肩斗群雄。多年前的真相也于此时大白天下,一切恩怨皆了。回到大辽后萧峰坚拒南征,不肯发兵,并请求辞官隐居。耶律洪基担心萧峰谋反,用计将萧峰囚押。阿紫逃脱,请得中原各门派武林人士前来搭救。一行人逃至雁门关。最终萧峰威迫使得辽帝退兵。萧峰念及自己身为契丹人,如此做法已然成了契丹的大罪人,再无面目立于天地之间,选择自戕而亡。悲痛欲绝的阿紫抱着萧峰的尸体跌入雁门关的万丈深谷,一同魂归雁门。n虚竹

虚竹本是少林寺小僧,性格木讷老实,相貌丑陋,又不善于词令。随师父发放名帖下山,误打误撞破解“珍珑棋局”,成为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关门弟子,得其七十余年内力,并成为逍遥派掌门。后来被天山童姥强迫传授武功,和西夏公主破荤戒。无意间再得到天山童姥、李秋水的内力,传为灵鹫宫主,又和萧峰、段誉结为兄弟。后拯救少林,降服丁春秋,获知身世。西夏国王招纳驸马,和公主相认,为救萧峰,与段誉等豪杰共赴大辽,不料在雁门关下萧峰自毁以救国救民。最终携银川公主李清露隐居灵鹫宫。n

人物统计

《天龙八部》中提到的人物一共有二百三十余人,下面按他们各自和三位主人公的关系进行统计整理。

(一)正式出场的人物:

段正明、段正淳、段延庆(恶贯满盈)、皇妃、刀白凤、秦红棉、甘宝宝、阮星竹、李青萝(王夫人)、王语嫣、木婉清、钟灵、高升泰、巴天石、华赫艮、范晔、褚万里、古笃诚、傅思归、朱丹臣、南海鳄神(凶神恶煞)、云中鹤(穷凶极恶)、钟万仇、崔百泉、过彦之、枯荣大师、本因、本观、本相、本参、黄眉大师、破疑、破嗔;萧远山、阿朱、阿紫、游坦之、马夫人(康敏)、徐长老、白世镜、项长老(传功)、陈长老(孤雁)、吴长老(长风)、宋长老、奚长老、全冠清、张全祥、李春来、刘竹庄、易大彪、完颜阿骨打、耶律洪基、耶律重元、耶律涅鲁古、和哩布、耶律莫哥、室里、颇拉苏、游骥、游驹、赵钱孙、单正、单伯山、单仲山、单叔山、单季山、单小山、智光大师、朴者、向望海、祁六、鲍千灵、许卓诚、谭公、谭婆、谭青 、马大元;玄慈、叶二娘(无恶不作)、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梦姑(西夏银川公主)、苏星河、丁春秋、康广陵、范百龄、苟读、吴领军、薛慕华、冯阿三、石清露、李傀儡、摘星子、天狼子、出尘子、乌老大、桑土公、玄黄子、章达夫、瑞木元、黎夫人、安岛主、区岛主、哈大霸、余婆、石嫂、符敏仪、程青霜、梅剑、兰剑、竹剑、菊剑、左子穆、辛双清、司空玄、不平道长、芙蓉仙子崔绿华、剑神卓不凡、珠崖双怪、钦岛主、霍洞主、司马岛主、于洞主、云岛主、龚光杰、容子矩、干光豪、葛光佩、郁光标、钱光胜、唐光雄;少林神僧、玄渡、玄难、玄痛、玄苦、玄寂、玄惭、玄愧、玄念、玄净、玄垢、玄鸣、玄石、玄灭、玄生、慧真、慧观、慧净、慧方、慧轮、止清、止湛、止渊、缘根、青松、慕容博、慕容复、阿碧、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鸠摩智、神山上人、观心大师、道清大师、觉贤大师、融智大师、神音和尚、哲罗星、波罗星、姚伯当、司马林、诸保昆、诸葛中、马五德、赫连铁树、努儿海、宗赞王子、赵煦(宋哲宗)、范祖禹、苏辙、范纯仁、瑞婆婆、平婆婆、严妈妈、幽草、小翠、小茶、小茗、诸师弟、姜师叔、孟师叔、阿洪、阿胜、老顾、老汪、小毕、老贾、金二。

(二)提到名字但未出场的人物:

玄悲、五叶大师、玄澄、灵门禅师、元元大师、七指头陀、汪剑通、柯百岁、孙三霸、九翼道人、秦伯起、章虚道长、都灵道长、司马卫、秦公望、海风子、王维义、鹤云道长、方大雄、乔三槐夫妇、骆氏三雄。

作者简介

金庸(1924—2018),原名查良镛,英文名Louis Cha,中国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曾是华人作家首富、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生于浙江海宁,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创作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金庸小说继承古典武侠小说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

释义

“天众”,“天”是指“神”,包括著名的护法二十诸天中的大焚天、帝释天、四大天王、韦驮等。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天神临死之前有五种征状: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第五个征状或说是“玉子离散”),这就是所谓“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

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龙众”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王”或“龙”大致差不多,不过没有脚,有的大蟒蛇也称。事实上,中国人对龙和龙王的观念,主要是从佛经中来的。佛经中有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对龙很是尊敬,认为水中主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对德行崇高的人尊称为“龙象”,“如西来龙”,那是指从西方来的高僧。古印度人以为下雨是龙从天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间。中国人也接受这种说法,历本上注明几龙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龙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和幼女八岁时到释迦牟尼所说法的灵鹫山前,转为男身,现佛之相。她成佛之时,为天龙八部所见。

“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夜叉”是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维摩经”注:“什曰:‘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二、在空虚,三、天夜叉也。’”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鬼。但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乾达婆”又称为“香神”,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天的专管演唱俗乐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缥缈隐约,难以捉摸。“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

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就是由此而来。大战的结果,阿修罗往往打败,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法“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罗王权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爱搞“老子不信邪”、“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阿修罗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论卷三十五”:“阿修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五众”即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观念。阿修罗听佛说法,疑心佛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了一样。“迦楼罗”是指“金翅鸟神”。这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旧说部中说岳飞是,“大鹏金翅鸟”投胎转世,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它每天要吃一个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它命终时,诸吐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它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紧那罗”是歌神,是专门演奏法乐的音乐家。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

注释

“天龙八部”是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 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天,梵语deva,包括三界的诸天,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为婆罗门教的创世神),又名帝释天(可参见“诸天”条)。中国古代把“龙”列为“四灵”之一,印度人称“龙”为Naga(那伽),形态与中国土生的“龙”略有区别,似是摩竭鱼(鲸鱼)与中国龙的混合物,佛经上称“龙力不可思议”,并有不少龙王护法和故事。如释迦太子降生时,九龙吐水,为他灌顶。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

其他六部众为:夜叉:勇健、轻捷,如守护佛寺山门的执金刚夜叉,毗沙门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将军。夜叉是梵文的音译,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一种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

乾闼婆:意为“寻香”,吸香气为食,从属于天帝释,能凌空作乐。是香神或乐神。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大多被描述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极为优美。阿修罗:意译为“非天”,身大好斗。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他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于弥卢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但皆处于劣势。 迦楼罗:居住在四大洲大树上的金翅鸟神,双翅展开有三百多万公里。在古印度神话中是大神毗湿奴的坐骑。紧那罗:歌神,帝释属下,似人而有头角。据《罗摩衍那》所述,为人躯马首,或马躯人首,又说为人首鸟躯。

摩睺罗伽:莫呼洛迦,译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此以摩侯罗伽为无足、腹行之蟒神。在新译《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中,曾举出善慧、清净威音、胜慧庄严髻、妙目主、如灯幢为众所归、最光明幢、师子臆、众妙庄严音、须弥坚固、可爱乐光明等无量摩侯罗伽王之名。又,《慧琳音义》卷十一云(大正54"374c)∶‘摩休勒,(中略)是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此外,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北边安有三尊摩侯罗伽。其中央一尊,两手屈臂,作拳舒头指当胸,竖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两手吹笛,面向左。大蟒神,人身蛇首,乐神。《卢至长者因缘经》谓:“尔时四众,天龙八部,四众围绕,王及大众,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几乎每部经都有类似的场面。亦写作“天龙神王”、“八部天龙”。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王敛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斗,诸国王、天龙、神王,各得少许。”又如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灵山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作品赏析

《天龙八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所谓“天龙八部”是佛经用语,包括八种神道怪物,作者以此为书名,旨在象征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小说叙云南大理国武林世家镇南王之子段誉,为逃避习武,来至无量山中,因种种机遇,学得一身古怪奇妙的武功,并先后结识少女钟灵、木婉清,互相悦慕,岂料此二人是父亲段正淳四处留情的私生女。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本该是大理国王位的真正继承人,因宫中内乱流落江湖。为报复保定帝,他捉到段誉和木婉清,欲使之兄妹乱伦,破坏段家清誉。大理国君臣斗智斗勇,终于战胜四大恶人,救出段誉。吐蕃国大轮明法王鸠摩智为抢大理国天龙寺武功绝学六脉神剑图谱,与天龙寺众高僧比武。段誉适逢其会,为救伯父保定帝,以深厚的内力为基础,一人使出六脉神剑,大败鸠摩智,后被鸠摩智用计擒住,带至姑苏武林世家、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著名的慕容氏家中。在苏州,他遇见苦恋表哥慕容复的王语嫣,对她见钟情,紧追不舍;后又在无锡松鹤楼与丐帮帮主、有中原武林“北乔峰”之誉的乔峰结为异姓兄弟。

乔峰来姑苏,本是找慕容复了解丐帮副帮主马大元被自己成名绝技所杀一事,谁知帮内突然发生大乱,他被指证为契丹人。为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他北上少室山,找自己的养父乔三槐和恩师玄苦,可二人已被害身亡,目击之人皆认为是乔峰出手。

他悲愤异常,百口莫辩,为救少女阿朱之命,大战聚贤庄,与天下英雄为敌,后见杀戮太多,想自刎以求解脱,却被一神秘的武林高手救走。在雁门关,他为自己的身世所苦恼、自卑,因见宋兵屠杀契丹百姓,如醍醐灌顶,立即顿悟,不再以契丹人自耻。为寻找仇人,他和阿朱往返千里,苦苦求索,途中情意互生,彼此爱恋,后又被马大元之妻所骗,以致失手打死假扮父亲段正淳的阿朱,悔恨终生。并答应阿朱,照料她的妹妹阿紫。阿紫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徒弟,满身邪气,不以他人之是非为是非。乔峰带她至东北,从金人手中救出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结为兄弟,帮助消除叛乱,被封为南院大王。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为寻找一个色艺双全、聪明伶俐的徒弟,设下珍珑棋局,为少林寺虚字辈弟子虚竹误撞解开。相貌不佳,为人愚直的小和尚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后,又被灵鹫宫主天山童姥带至西夏皇宫中,尽得逍遥派真传。

天山童姥与西夏王妃李秋水同归于尽后,虚竹成为灵鹫宫主人,并与跟随王语嫣而来的段誉结为兄弟。为向方丈忏悔自己的罪行,虚竹回到少林寺,适逢天下各路英雄齐至少林寺,有丐帮、星宿派、姑苏慕容、鸠摩智、大理段氏、四大恶人等等。原来阿紫在乔峰处耐不住寂寞,跑出游玩,被其师丁春秋毒瞎眼睛,幸亏已学得少林寺武学秘籍“易筋经”的聚贤庄公子游坦之对她热恋不已,并将她带至丐帮。游坦之受丐帮内奸全冠清利用,以武功夺得帮主之职,并向少林寺挑战,欲争夺武林盟主之位。乔峰为寻阿紫,也率燕云十八骑赶来,受到群雄围击。段誉、虚竹挺身挺身而出,帮助大哥共同御敌。一场龙争虎斗,乔峰用降龙十八掌打倒游坦之,虚竹以生死符大败丁春秋,段誉将六脉神剑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胜慕容复。慕容复失尽颜面,举剑自刎,被一突然出现的灰衣老僧制止,并教训他身为大燕子孙,不可轻生,灰衣老憎正要与乔峰比武,又赶来一黑衣僧人,也就是当年救乔峰之人,他们是诈死的慕容博和大难不死的萧远山。

原来三十年前,慕容博为使中原武林与契丹结怨,假传消息,说契丹武士要往少林寺抢夺武功图谱,众武林豪杰在少林寺玄慈方丈的带领下前往雁门关伏击,杀死无辜的契丹武林高手萧远山的儿子和手下之人,萧远山奋力反抗,后见爱妻身亡,伤心跳崖,将周岁的儿子扔在昏迷的丐帮帮主汪剑通身旁,这个孩子就是乔峰——应该叫萧峰。萧远山跳崖后并没有死,隐姓埋名,潜入少林寺偷学武功。慕容博假传消息后,诈言身死,也不时去少林寺偷阅武林秘籍。玄慈杀死萧远山妻子侍从后,意识到自己被人欺骗,便和汪剑通一同托人照料萧峰。如今真相大白,萧峰苦苦追寻的凶手正是自己的父亲;而更叫人难以预料的是虚竹是玄慈与无恶不作叶二娘所生之子,玄慈受少林寺规之罚后自尽,叶二娘殉情,萧远山、慕容博被少林寺藏经阁一神秘老僧点化,皈依佛门。此时西夏国张榜招婿,中人相继赶来。慕容复为应招拒绝王语嫣的爱情;段誉救起伤心自杀的王语嫣,终于获得她的芳心;鸠摩智贪练少林武功,走火入魔,幸被段誉吸去全身功力,保住性命,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憎;陪同段誉而来的虚竹是唯一能够回答西夏公主问题的人,原来公主是当初天山童姥偷来为虚竹破戒的梦姑,二人终于结为连理。

段誉回大理的途中,误入王语嫣的母亲、段正淳的另一个情人设计捉拿段正淳的庄园之中;段延庆擒住段正淳和他的夫人、情人们,也赶来这里,以杀死段誉要胁段正淳以皇位相让。正在危急时分,王妃刀白凤告诉段延庆,段誉是当年她为报复段正淳感情不专一面与叫花子段延庆所生之子。段延庆闻此,激动不已,一时不察,被慕容复下毒,内力全失。慕容复丧心病狂,欲拜段延庆为义父,竟杀死自己的部下和段正淳的四位情人,其中包括自己的舅妈王夫人,又举剑向刀白凤走去。段誉见母亲危急,挣脱绳索,打跑慕容复。段正淳、刀白凤自杀殉情;段延庆飘然远逝;段誉回大理继承皇位。这一年,辽国发兵进攻宋朝,萧峰不愿生灵涂炭,中毒被囚。已换上游坦之眼睛的阿紫逃出辽国,传信中原,天下豪杰闻风而来,救出萧峰,并捉住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逼他答应有生之年不向宋朝发兵。两军阵前,萧峰胁迫皇帝、愧对族人,自杀身亡;阿紫抱着心爱之人的尸体,挖出眼珠还给游坦之,跳下万丈悬崖;游坦之也高呼“阿紫”的名字,紧跟跳下;慕容复一心想做皇帝,最后发了疯。故事到此结束。

名家点评n陈世骧:“读《天龙八部》必须不流读,牢记住楔子一章,就可见‘冤孽与超度’都发挥尽致。书中的人物情节,可谓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写到尽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写成离奇不可;书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处藏着魍魉和鬼蜮,随时予以惊奇的揭发与讽刺,要供出这样一个可怜芸芸众生的世界,如何能不教结构松散?这样的人物情节和世界,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时而透露出来。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所谓与怜悯,再说句更陈腐的话,所谓‘离奇与松散’,大概可叫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罢。”n陈墨:“比如天龙八部所展现的国际主义和和平主义这样一个精神境界,它是一个伟大的开阔的人道主义。”“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人物,所有的场景,其实都通向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就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n孔庆东:“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武侠小说,而是一部中国的《战争与和平》,也是一部中国的《罪与罚》。

作品后记

在改写修订《天龙八部》时,心中时时浮起陈世骧先生亲切而雍容的面貌,记着他手持烟斗侃侃而谈学问的神态。人写作书籍,并没有将一本书献给某位师友的习惯,但我热切的要在《后记》中加上一句:“此书献给我所敬爱的一位——陈世骧先生。”只可惜他已不在世上。但愿他在天之灵知道我这番小小心意。我和陈先生只见过两次面,够不上说有深厚交情。他曾写过两封信给我,对《天龙八部》写了很多令我真正感到惭愧的话。以他的学问修养和学术地位,这样的称誉实在是太过份了。或许是出于他对中国形式的偏爱,或许由于我们对人世的看法有某种共同之处,但他所作的评价,无论如何是超过了我所应得的。我的感激和喜悦,除了得到这样一位著名批评家的认可、因之增加了信心之外,更因为他指出,武侠小说并不纯粹是娱乐性的无聊作品,其中也可以抒写世间的悲欢,能表达较深的人生境界。当时我曾想,将来《天龙八部》出单行本,一定要请陈先生写一篇序。现在却只能将陈先生的两封信附在书后,以纪念这位朋友。当然,读者们都会了解,那同时是在展示一位名家的好评。任何写作的人,都期待他的作品能得到好评。如果读者看了不感到欣赏,作者的工作变成毫无意义。有人读我的小说而欢喜,在我当然是十分高兴的事。

陈先生的信中有一句话:“犹在觅四大恶人之圣诞片,未见。”那是有个小故事的,陈先生告诉我,夏济安先生也喜欢我的武侠小说。有一次他在书铺中见到一张圣诞卡,上面绘着四个人,夏先生觉得神情相貌很像《天龙八部》中所写的“四大恶人”,就买了来,写上我的名字,写了几句赞赏的话,想寄给我。但我们从未见过面,他托陈先生转寄。陈先生随手放在杂物之中,后来就找不到了。夏济安先生曾在文章中几次提到我的武侠小说,颇有溢美之辞。我和他的更浅,始终没能见到他一面,连这张圣诞卡也没收到。我阅读《夏济安日记》等作品之时,常常惋惜,这样一位至性至情的才士,终究是缘悭一面。《天龙八部》于一九六三年开始在《明报》及新加坡《南洋商报》同时连载,前后写了四年,中间在离港外游期间,曾请倪匡兄代写了四万多字。倪匡兄代写那一段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和全书并无必要联系,这次改写修正,征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删去了。所以要请他代写,是为了报上连载不便长期断稿。但出版单行本,没有理由将别人的作品长期据为己有。在这里附带说明,并对倪匡兄当年代笔的盛情表示谢意。曾学柏梁台体而写了四十句古体诗,作为《倚天屠龙记》的回目,在本书则学填了五首词作回目。作诗填词我是完全不会的,但中国传统小说而没有诗词,终究不像样。这些回目的诗词只是装饰而已,价值相等于封面上的题签——初学者全无功力的习作。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