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区

八公山区

安徽省淮南市下辖市区
八公山区,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由大小四十余座山峰叠嶂而成,方圆达二百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1.2米。[1]总面积105平方千米。全区辖3个街道、2个镇,共有25个社区、21个村委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八公山区常住人口为118221人。[2]八公山以悠久的历史,著名的" 淝水之战 "古战场和豆腐发源地而闻名遐迩。 八公山豆腐及系列豆制产品久负盛名,风味别具的八公山"豆腐宴"享誉中外。2020年初步核算,八公山区全年生产总值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
    中文名:八公山区 外文名:Bagongshan District 所属地区:安徽省,淮南市 面积:105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辖3个街道、2个镇 政府驻地:新庄孜街道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 车牌代码:皖D 人口:118221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电话区码:0554 邮编区码:232072 行政类别:市辖区 行政代码:340405 邮编区码:232072 电话区码:0554 地区生产总值:37 亿元(2020年)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中原官话

历史沿革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淮河流域生息着一个淮夷部族,西周时了建立了一个诸侯国,名“州来”,都邑就在八公山下。而“八公山”一名的得来则源自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学道成仙的神话。西汉时,八公山属淮南国。汉厉王之子、汉武帝的皇叔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刘安尚文重才,广招天下贤达饱学之士3000多人,编著了一代名篇《淮南子》,第一次整理编定了二十四节气,发明了名扬四海的美食——豆腐。其中最为刘安赏识的八位: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被封为八公。刘安与门客常在八公山中著书立说,研究天象,编制历法,冶丹炼沙。相传一日,刘安与八公炼成仙丹,服食后得道成仙。《太平环宇记》中就有记载:“昔淮南王与八公登山埋金于此,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舔之,皆仙。其处后皆现人马之迹,犹在,故山以八公为名。”八公山镇名,也即源于此。

区境在西汉时属淮南国和九江郡,东汉时属九江郡,汉末及魏、晋、隋时属淮南郡,唐时属淮南道,宋时属淮南路,元时属下蔡县,明、清初时属寿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后及民国时期属凤台县。1949年5月前,区境属凤台县芦孔乡。

1949年1月12日,凤台县解放,县政府在淮河南设置八公山区和蔡家岗区。5月,八公山区和蔡家岗区划入淮南矿区,两区合并成立淮南区,隶属淮南矿区人民政府,驻地蔡家岗。是时,区城东至姚湾,南到寿县北门,西、北以淮河为界和凤台县相望,辖孔集、山王、蔡岗、连岗、安城、鸭铺、八公7个乡(其中八公乡于11月24日划归寿县)。

1949年11月,设置八公山镇,管理市政工作,隶属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后隶属淮南市人民政府,驻地土坝孜。

1953年5月22日,撤销八公山镇,建立八公山区(科级),管理淮南西部的城镇工作,驻地土坝孜。区政府设秘书、工商、文教、民政、财政、卫生、农林等7个股。

1955年2月,撤销八公山、蔡家岗两个科级区,建立县级建制的八公山区,领导西部矿区的城市工作,新建的八公山区辖新庄孜、新市场(土坝孜)、蔡家岗、夏郢孜、李郢孜等地,驻地蔡家岗。

1960年秋,建立八公山城市人民公社,但未设立实体机构,由区政府工作机构代行职责。

1961年10月,八公山区划分为八公山和谢家集两个区。新建立的八公山区驻地新庄孜,谢家集区则在原址办公。八公山区辖城市人民公社和山王人民公社,区政府设秘书室、税务局、蔬菜产销办公室及工业、劳动、民政、文教、卫生、农林、财政科。

1966年9月,八公山区改称红旗区。

1968年5月,成立红旗区革命委员会,统一行使党政领导权力。

1972年9月,红旗区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八公山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10月,恢复八公山区人民政府名称。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八公山区,位于淮河以南,八公山下。 东邻谢家集区,西与凤台县、西南与寿县接壤,北隔淮河与潘集区相望。 [5] 

2011年,八公山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八公山区西部为山丘、岗地,东部为湾地(近淮为冲积平原)。据地质部门考证,八公山地质年龄约为1亿5000万年。其结构层岩石自五台变质岩开始,从老到新,由震旦、寒武、奥陶、石炭、二迭、三迭、第三纪页岩、砂岩等组成,以石灰岩为主,其残积、破积土壤多为石灰(岩)土,湾地及岗地均属于第四纪更新世地层。八公山区西依八公山麓,东临淮河,自然形成西高东低的倾斜地势。境内有丘陵、谷地、岗地、湾地等类地形,以丘陵、岗地、湾地为主,约各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气候特征

八公山区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呈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

土壤

八公山区境内土壤种类主要是潮土、棕壤、黄棕壤、石灰土。石灰土多在丘陵地区,万余亩湾地全是潮湿土。岗地多系棕壤或黄棕壤。城市近郊和村庄周围菜园为马肝土、沙泥土及水稻土等高产土壤。

行政区划

1990年,八公山区辖孔集、毕家岗、新庄孜、土坝孜4个街道办事处和山王镇、沈巷2乡。

2011年,八公山区是淮南市的市辖区,面积105平方公里,辖一场、两镇、三街道,共有25个社区居委会、21个村委会。(本段以下数据都是截至2011年)

八公山镇,面积27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万1千多人,镇内设党政办、计生、农委、城建等14个职能科室。

山王镇,面积41平方公里,辖10个村、6个社区,总人口5.07万人。属于八公山区,面积41平方公里,辖10个村、6个社区,总人口5.07万人。

新庄孜街道,位于八公山区中心城区,人口61585人,辖9个社区,主干道有蔡新北路、建北路、丁山路、劳动村路、八公山商业步行街。

土坝孜街道,位于八公山区南部,面积约7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辖大马路、三马路、三新、小刘庄、支架、建井6个社区,主要道路有蔡新路、纬六路、四马路。

毕家岗街道,位于八公山区中部,面积约6.8平方千米,人口25882人,辖上游、新建、矿南、黄山4个社区,主要道路有八公山北路、毕家岗路,淮利公路、水张。

妙山林场,位于八公山区西部,总面积约16000亩,人口2210,辖闪冲、妙山2个行政村。

自然资源

八公山区矿产资源丰富,现有探明的矿产资源达50种,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大理石、石灰石、紫砂页岩、高岭土、矿泉水、龟纹石、紫金石等,品位较高,储量可观。

人口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八公山区总人口166452人,其中: 新庄孜街道 52748 土坝孜街道 26658 毕家岗街道 21161 山王镇 49406 八公山镇 16479。

201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151258人,其中城镇人口128382人,乡村人口22876人;男性人口77441人,女性人口73817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1.2%、48.8%;出生人口807人,出生率5.3‰,比上年下降1.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880人,死亡率5.8‰,比上年下降5.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0.5‰,下降4.6个千分点。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7.7万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八公山区常住人口为118221人。

交通

八公山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淮河水运四季通航,淮南铁路水张段、合阜公路和千里淮河形成三大运输动脉,从北向南贯穿全区。

经济发展

综述

2019年,八公山区全年生产总值3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亿元,同比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1亿元,同比增长5.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0233元,比上年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36.2:61.6。全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72元,同比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9元,同比增长10.6%。

2019年,八公山区全年财政收入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25.6%。全部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3.1亿元,增长16.0%,其中,增值税增长0.4%,企业所得税增长2.6%。财政支出5.0亿元,同比增长5.5%。重点支出项目中,教育支出增长25.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2.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0.3%;科学技术支出下降9.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99.7%;交通运输支出下降75.2%。全年19项民生工程实际拨付资金4.2亿元,同比增长4.7%。

2019年,八公山区全年固定资产(含房地产)完成投资13.8亿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下降4.6%,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4%。分行业看,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8.6%。房地产开发投资1.4亿元,同比增长204.2%。商品房销售面积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0%。

2020年,八公山区生产总值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下降0.6%;第三产业增加值23.2亿元,同比增长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34.9:62.9。

第一产业

2019年,八公山区全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956万元,同比增长1.1%。其中,农业产值8181万元,林业产值938万元,牧业产值3401万元,渔业产值66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46万元,同比增长1.5%。

2019年,全区生猪出栏4557头,同比下降2.23%;牛出栏904头,同比增长2.09%;羊出栏4382只,同比增长1.96%;出栏家禽26.9万只,同比增长3.46%。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752吨,同比增长3.72%,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338吨,同比增长0.45%。

2019年,八公山区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211公顷,同比下降0.65%,全年粮食作物产量6333吨,同比下降3.99%。其中,稻谷产量2644吨,同比下降15.01%;小麦产量3321吨,同比下降4.35%。经济类作物播种面积为945公顷,同比增长5.82%;产量28001吨,同比增长3.34%。蔬菜播种面积为720.3公顷,同比增长6.32%,总产量2.63万吨,同比增长3.09%。 

第二产业

2019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0亿元,同比增长5.6%。分门类看,制造业同比增长1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21.5%。

2019年末,全区12个工业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8%;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5亿元,同比增长35.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6亿元,同比增长8.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09亿元,同比增长86.4%。

2019年,全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3.1%;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下降5.4%;利税总额5.8万元,同比下降3.3%。

2019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0.5亿元,比上年下降1.2%。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共有3户,实现总产值0.5亿元。全年实现税金及附加39万元,应交增值税444.5万元,利润203.1万元。 

截至2011年,八公山区内驻有大型骨干企业12个,工矿企业173个,形成了以煤炭、建材、冶金、化工、纺织、食品、陶瓷、机械加工等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

201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1%;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3%;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2%;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4.8%。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亿元,增长16.1%。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看,销售额总量占主导地位的为粮油食品、烟酒饮料、服装及汽车销售类。其中,粮油及食品类同比增长5.7%,饮料类同比增长23.7%,烟酒类同比增长47.4%,服装类同比增长64.1%,汽车类同比增长8.3%。

2019年,全年培育省级电商示范村2个,实现农产品网销额近6000万元。吉利、奇瑞4S店等项目建成投用,润创大型车辆驾驶员培训基地建成运行。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资金额23.6亿元,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额7.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6.5万美元。

2019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国家5A级风景区加快创建,景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四季花海项目初具规模,汉阙旅游度假酒店完成供地手续,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年接待研学游客2万人。举办了梦幻灯光节、第七届八公山旅游嘉年华、农民旅游丰收季等特色精品文旅活动。全年新签约旅行社32家。风景区全年接待游客量增长17%,收入增长10%。

社会事业

科技

2005年,培植高科技项目4个,“星火计划”项目2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个,2家民营企业被批准为市级民营科技企业。

2007年,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个,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3个。八公山豆制品厂等四家豆制品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7个品种豆制品获得国家绿色产品称号。

2011年,制定出台八公山区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全年申报科技项目11个。

2012年,八公山区落实科技三项经费289万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25个,培育市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安排科技项目5项,申报专利76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亿元。

教育

2005年,顺利接收矿业集团第2批移交学校7所,接收教师599名,投资110万元,新建了孔集小学和张楼小学教学楼。农村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新办1所民办学校。

2007年落实资金364.09万元,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困难家庭子女书本费,保障义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区二小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区七小教学楼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了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2010年,八公山有区属中小学、幼儿园20所(不含3所市属中学、2所民办学校),其中中学4所,小学15所(农村小学7所);中小学在职教职工1080人;在校学生10088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巩固率99%,我区先后获得淮南市教育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先进县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一等奖和义保配套资金及时落实先进单位、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管理考核综合奖等多项荣誉孔集小学等6所学校通过淮南市标准化学校验收被命名为安徽省;经典诵读典型基地;区一中等四家单位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22所学校获市级表彰,30余名教师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

2012年,八公山区1.8万平方米校舍安全工程建成使用。93.7%的区属中小学通过标准化学校验收。建成八公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山王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住房公积金存缴比例提高到15%。

文化

2005年,全区文化事业繁荣活跃,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在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上全区5个项目获得金牌。少儿舞蹈《芝麻开门》获2004年安徽省二等奖、淮南市一等奖。

2012年,八公山区建成农家书屋3个、电子阅览室2个。举办第十六届少儿艺术节、“大地欢歌”文化进社区、第二届社区艺术节暨第七届“夕阳红”文艺汇演。《豆腐志》和《八公山年鉴》出版。

卫生

2007年加快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工建设街道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成立了区级管理中心,新农合实施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保护工作。统计年度人口出生率7.31‰,自然增长率3.76‰,政策符合率91.9%,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05.2,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截至2012年,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卫生服务站25个,改建乡镇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21个。

民生

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预计全区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5500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0元,增长1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30元,增长6%。高度重视民生,认真落实12项民生工程和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共筹集801万元(其中区配套资金121万元),保障了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580个,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1500人,245户零就业家庭得到解困救助,新增残疾人就业149人。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42万人。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平均850元提高到1200元,全部实行“一卡式”发放;预计全年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人口8.3万人次,发放低保金880万元,保障面达到4.9%,实现了分类施保和应保尽保。

2011年投入民生工程资金8607万元。及时足额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向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加固面积1.24万平方米、新建面积1.8万平方米。全年保障城乡低保人口8.46万人次,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1825人,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实现提标扩面。办理城镇居民医保6.15万人,新农合参合2.46万人。实施城乡医疗救助5639人次。为全区65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体检服务。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41例。建成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农家书屋、1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完成蔡岗小岛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兑付率、家电“以旧换新”销售补贴审核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率均达到100%。

风景名胜

八公山境内大小山峰四十余座,古泉遍布,尤以洗云泉、玉露泉、岚香泉著称。有八公仙阁、八公山公园、孙家花园、南塘天然游泳场、石林、玉笋、石门潭、古生物化石群等景点。其中八公山风景区恢复重建了汉淮南王宫、白塔寺,开发了石林、忘情谷、升仙台等景点,并以其独特魅力先后被评定为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公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

八公山区利用紫金石开发出的紫金砚系列产品,被安徽省政府定为省级旅游产品,出口新加坡。

忘情谷

忘情谷位于青琅玕馆南侧,与青琅玕馆隔一道山梁为邻。据说孙蟠辞官归来,建成青琅玕馆后,超然世外,寄情于山,在谷中一巨石上书刻“忘情”二字,“忘情谷”因此而得名。

忘情谷长1.3公里,沿谷而行可直达八公山最高峰白鹗山。山谷深邃幽静,曲折回环,古林参天,浓荫蔽日,流水淙淙,经年不绝。据《寿州志》载,忘情谷旧称琅琊套,曾建有琅琊山庄,是孙家课子和文人聚会的地方,也是寿春有名的景点之一。

汉淮南王宫

汉淮南王宫是八公山风景区的主要景观,坐落在景区炼丹谷中,南连青琅玕馆,北望白塔寺,占地5500平方米,是为纪念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而建造的,为二进院落。

《水经注疏》载,八公山“有淮南王刘安庙……庙中图安及八士像,皆坐床帐如平生,被服纤丽”。历史上的淮南王刘安庙已被岁月的风尘淹没已久,为使这一胜迹重现人间,2001年,八公山区人民政府投资600万元人民币,重建了汉淮南王宫。整座建筑仿汉代建筑风格,特色鲜明,雄伟壮观,突现了汉家盛世气象。

白塔寺

白塔寺坐落于炼丹谷中,背靠妙华山,面朝东南马鞍山,两侧青山簇拥。据寿县县志、凤台县志记载,鼎盛时,道场多达数十处,其中最具盛名的为白塔寺。据传,地藏王菩萨渡海来中国修学弘法,曾路过八公山,在山中发现一处风水绝佳之地,不觉连呼“妙哉!妙哉!”遂于此处结庵修行,香火盛极一时。其结庵之山被后人称为妙山、妙华山、五华山。

2001年8月复建后的白塔寺,南派建筑风格,前后两进院落,占地6000平方米,同年9月10日举行盛大的开光大典。

八公山地质博物馆

八公山地质博物馆是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地质文化、科普教育、旅游接待于一体,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用于收藏、陈列八公山及世界各地古生物遗迹化石、各类成岩矿物、奇石及学术专著,揭示地球演变过程。

八公山石林

石林是是风景区内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出露面积约30万平方米,出露高度1.5米-5米。现开发的只是汉淮南王宫所处的升仙台东坡。此处岩石属于寒武纪下统地层,主要成分为白云质石灰岩石,由于此区域曾经受到两组高角度节理(劈理)的影响,加之长时间受到风雨剥蚀、搬运,以及植物生长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江北地区罕见的石林石芽地貌,为研究古地质、古气象、古生物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石门潭

石门潭位于南塘之东云条山与茵席山相峙之处。那里峭壁凌云,奇石万状,是八公山中名景之一。

南塘

南塘位于八公山东南部的淮南山王镇境内,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盆地,约有数平方公里,故称南塘。南塘流传着宋太祖赵匡胤在南塘被围困,最后化险为夷,解除灾难,翦灭南唐残部的动人故事。南塘风光秀丽,环塘皆山,树木葱郁。几处历史名泉点缀其间:岚香泉、洗云泉、沁月泉,泉水甘甜凉洌。

古生物化石群爬迹

古生物化石群爬迹,位于八公山山王镇境内,南塘湖景区,南塘村路南侧。这里保留了5.4亿年前古生物活动所留下的爬行印迹,留下了反映远古时代,海洋气候以及地质变化的单向、双向波痕,收缩迹等层面构造,是研究该地域古生物,古地理、气候等环境变迁的非常重要的地质遗迹。

八仙阁公园

八公仙阁是淮南市八公山镇兴建的古典式园林公园。位于西汉淮南王刘安丹井遗址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八公山麓,总面积一百亩,创建于1985年春。园内主要建筑有八公阁、八公群雕、八公仙阁碑亭、荟萃茗馆和香这泻云窦,聚星井、曲廊、曲桥、假山瀑布、观鱼池、石雕、古生物化石等,庄重典雅,富有江南园林之特色。

八公仙阁园名由著名书法家张建中草书。主建筑八公阁系双层亭阁,旁有八公仙阁碑亭和千吨级假山瀑布组成的泻云窦、七星桥和园心池。另一级建筑是大厅荟萃茗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李百忍题写。

地方特产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始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等八位被解职至此的朝野大臣,原意炼丹结果炼成豆腐,且质嫩味美故名,又因其采用八公山泉水精制,其成品晶宝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清爽滑利,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碎,故而名贯古今,久留盛名。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

八公山紫金砚

八公山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著有一部《云林石谱》,记载了用寿春府寿春县的紫金山石雕琢成的砚台,称之为“远古物也”,多有赞美之词。以北宋上溯能称得上“远古”的,时代该多么遥远。紫金山又是古代八公山的别称。

八公山雪月银球

八公山雪月银球色雪白,如空中月亮,豆腐似银球,清爽适口。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八公山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