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

汉语汉字
克,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拼音kè,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战胜,后引申为能力超强,胜任,完成等义。
  • 中文名:克
  • 拼音:kè
  • 部首:十
  • 五笔:dqb
  • 仓颉:jrhu
  • 郑码:edjr
  • 笔顺:1225135
  • 笔画:7
  • 部首笔划:2
  • 四角号码:40212
  • UniCode:CJK
  • 统一汉字:U 514B
  • 部外笔画:5

字源演变

克,会意字。甲骨文作“图1”,金文作“图3”,像甲胄(兜鍪、头盔)之形。在古代“胄”往往是战利品,金文(图21)簋有“俘戎兵、盾、矛、戈、弓、箙、矢、裨胄”等语(《集成》8.4322),有时“胄”还可以作为首级的替代品。所以就以此表示“战胜”之义。这就是“克”字的本义。何尊:“唯武王既克大邑商。”(《集成》11.6014)春秋金文或作“图9”,与秦汉文字较为接近。古代作战都需要强大的武力,故也以“克”字指称能力超强。甲骨文就是用的“能够”之义:“癸卯卜,其克,捷周。”(《合集》20508)《说文》:“克,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

凡克之属皆从克。图16,古文克。图15,亦古文克。”所从字形虽有讹变,但其义训可从。徐锴系传:“肩者,任也。……任者,又负荷之名也。与人肩膊之‘肩’义通。故此字亦微象‘肩’字之上也。能胜此物谓之克,故亦象刻木也。”“刻”亦为溪纽、职部字,与“克”声音相同,故《说文》用为声训。在金文中“克”多用为“胜任”、“能够”之义。?钟:“克明厥心。”(《集成》1.247)又引申为“完成”之义。《春秋·宣公八年》:“日中而克葬。”杜预注:“克,成也。”也引申为“克服”、“克制”之义。《论语·颜渊》:“克己复礼。”用为“克期”、“克日”等“约定”义的“克”实际上是“刻”字的假借。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④剋)

能够:克勤克俭。

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消化:克食。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详细字义

剋、尅

【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becompetent〗

克,肩也。——《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

佛时仔肩。——《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

子克家。——《易·蒙》

邾子克。——《左传·隐公元年》

周王子克。——《左传·桓公十八年》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大禹谟》

又如:克当(担当,承受);克堪(胜利);克家(能承担家事);克祚(能继承祖辈的福禄);克家子(克家儿。能继承祖业的子弟);克明(能察是非)

能够〖can;beableto〗

克,能也。——《尔雅》

匪斧不克。——《诗·齐风·南山》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郑注:“能也。”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又如:克化(能够消化);克尽(能够尽力);克协(能够符合;等同);克长(能教诲不倦);克果(能成功,能实现);克承(能够继承);克荷(能够承担);克臬(能奉法行事);克能(能够)

攻下;战胜;打败〖defeat;overcome;capture〗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克,胜也。——《玉篇》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

如云不克。——《诗·大雅·桑柔》

执轻如不克。——《礼记·曲礼下》

又如:克伏(降伏,制伏);克伐(侵害);迭克名城;克平(制伏,平定);克胜(克敌制胜)

克制〖restrain;forbear〗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

克己奉公。——《后汉书·祭遵传》

又如:克心(约束内心);克治(克制私欲邪念)

迷信说法。认为人生下来有属相相克,有五行相克,命硬的又克父母;害,损伤〖damage〗。如:克皮(伤残体肤);克贼(损伤)

杀〖kill〗。如:克奔(斩杀败降的敌人);克殄(歼灭);克翦(歼灭)

克扣〖embezzlepartofwhatshouldbeissued〗。如:克落(克扣);克除(非法扣除)

通“剋”。严格限定期限〖setatimelimit〗

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武帝操》

克期置酒。——《三国志·张嶷传》

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后汉书·钟离意传》

又如:克期完工;克日(约定或限定时日)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凡克之属皆从克。?,古文克。

说文解字注

肩也。

《周颂》传曰:“仔肩,克也。”人部曰:“仔,克也。”此曰:“克,肩也。”然则《周颂》“仔肩”,絫言之。毛谓二字皆训克也。肩谓任,任事以肩,故任谓之肩,亦谓之克。《释诂》云:“肩,克也。”又曰:“肩,胜也。”郑笺云:“仔肩,任也”。许云:“胜,任也。任,保也。保,当也。”凡物压於上谓之克。今蘇常俗语如是。《释言》曰:“克,能也。”其引伸之义。《左传》曰:“凡师得儁曰克”,於“郑伯克段於鄢”曰:“如二君,故曰克。

”卽得儁之说也。谷梁曰:“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此《释言》之说也。《公羊》曰。克之者何。杀之也。此以相胜为义。《大雅》毛传云:“掊克,自伐而好胜人也。”俗作剋。象屋下刻木之形。上象屋,下象刻木彔彔形。木坚而安居屋下栔刻之,能事之意也,相胜之意也。苦得切,一部。刻、克曡韵。凡克之属皆从克。

康熙字典

古文:?????

《广韵》苦得切。《集韵》《韵会》《正韵》乞得切。?音刻。《说文》:肩也。徐曰:肩,任也。任者,又负荷之名也。能胜此物谓之克也。《易·大有》: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

又《玉篇》:胜也。《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又《尔雅·释言》:克,能也。《书·康诰》:克明峻德。

又《扬子·法言》:胜己之私谓之克。《论语》:克已复礼为仁。

又《春秋·隐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克之者何,杀之也。

又《左传·庄十一年》:得儁曰克。

又忌刻。《韵会》:胜心也。《左传·僖九年》:不忌不克。《集韵》:通作剋。

音韵汇集

字形

韵书

声调

韵目

字母

反切

拟音

小韵

声母

韵母

韵部

广韵

入声

苦得切

kʰək

德开

集韵

入声

乞得切

kʰək

韵略

入声

乞得切

增韵

入声

苦得切

中州

入作上声

齐微

康黑切

洪武

入声

七陌

乞格切

k‘ək

蒙古字韵

入声

乞格切

kʼəj

分韵撮要

阴入

第十五登等凳德

方言集汇

◎ 赣语:kek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et7 kiet7 [海陆腔] kiet7 [梅县腔] k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 [客语拼音字汇] ked5 [东莞腔] ket7 [宝安腔] ket7 [陆丰腔] ket7

◎ 粤语:haak1 hak1

◎ 潮州话:kiog4(khiok) kag4(khak)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