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

汉语成语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1]
  • 中文名:先发制人
  • 拼音:xian fa zhi ren
  • 类别:成语
  • 出处:《汉书·项籍传》

释义

原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衍生典故

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九月,会稽假守通素贤梁,乃召与计事。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

这段故事,《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项籍传》的记述大致相同。在《史记》中,殷通对项梁说的“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在《汉书》中则作“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两者在文字上虽有小异,意思却完全一样。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得到四方的响应。当时项梁和侄子项羽为躲避仇人的报复,跑到吴中(今江苏吴县)。会稽郡郡守殷通,素来敬重项梁。为商讨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自己的出路,派人找来了项梁。

项梁见了殷通,谈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现在江西一带都己起义反对秦朝的暴政,这是老天爷要灭亡秦朝的时候了。先发动的可以制服人,后发动的就要被别人所制服啊!”

殷通听了,叹口气说:“听说您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是能十大事的。我想发兵响应起义军,请你和桓楚一起来率领军队,只是不知道桓楚现在什么地方?”

项梁听了,心想,我可不愿做你的部属。于是他灵机一动,连忙说:“桓楚因触犯了秦朝刑律流亡在江湖上,只有我的侄子项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我去叫项羽进来问问。”

说完,项梁走到门外,轻声地叫项羽准备好宝剑,伺机杀死殷通。

叔侄俩一前一后进人厅堂。殷通见项羽进来,刚站起身,想要接见项羽。说时迟,那时快,项羽拔出宝剑直刺殷通,随即砍下他的脑袋。

项羽提着殷通的人头,佩带着郡守的大印,走到门外,高声宣布起义。

当时百姓本身就痛恨秦朝官吏,见项梁杀了郡守,都纷纷表示愿意跟从他,拥护他做会稽郡守,项羽为偏将。项羽又去乡里亲友中招募了八千个青年,称为“八千子弟兵”,这支队伍生气勃勃,富有战斗力,成了项羽成就霸业的骨干力量。

成语寓意

与“后发制人”恰恰相反,在战争中先发动进攻者,能制伏或控制敌方,也就是说,先下手者可以拿到控制事态的主动权,从而控制敌方,后下手的就容易被对方控制。先发制人的一方往往是对决双方中力量强大的一方,否则很难具备先发制人的客观条件。

古今战争史上能寻到很多采取先发制人获得控制权而取胜的战例。不论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都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具体条件做出的策略性选择,要做到“知己知彼"。这就需要调查研究,掌握确切的信息,来不得任何轻敌和盲目。否则,一旦先于敌方动手又没能掌握足够的实情,不仅无法获得主动权,可能事态会转化为对己不利,也有可能导致提前暴露己方而使对方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所以,不论从事任何政治、军事、外交、商业谈判等活动,都要充分地调查研究,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先发制人”本义指先动手以制伏对方,后泛指先于对手采取行动以获得主动;在句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运用示例

唐·魏征等《隋书‧李密传》:“百万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

清·昭槤《啸亭杂录‧拉傅二公》:“不若先发制人,虽死犹生,亦可使继之者易为功也。”

浩然《艳阳天》第八七章:“马之悦这么想着,没等萧长春说完最后一句话,马上就开口,要来个先发制人。”

曲波《林海雪原》三:“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先发制人。”

成语辨析

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

两个成语都有“先动手的处于主动地位”的意思。区别在于:“先下手为强”强调“(先下手的)占优势,得便宜”的意思;“先发制人”强调“(先下手的)可控制对方,制服对方”的意思。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