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子

偈子

汉语词语
偈子(jì zǐ),汉语词语,即偈颂。宋 苏轼 《和黄鲁直烧香》诗之一:“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西游记》第二十回:“这一篇偈子,乃是玄奘法师悟彻了《多心经》,打开了门户。”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1]
  • 中文名:偈子
  • 拼音:jì sònɡ
  • 又名:偈颂,偈诗
  • 来源:佛经中的唱词
  • 格式: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引证释义

(1) 勇武 [brave]

其人晖且偈。——汉· 扬雄《太玄·阙》

(2) 行动急促 [rushing]。如:偈偈(急驰的样子)

示例

其一 作者 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其二 作者 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在听大德开示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三藏十二部”、“十二部经”,就是指将三藏佛典的性质和方式分成十二类,在长行、偈颂、因缘、譬喻、本生、本事等十二种体裁中,偈颂是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偈颂因为是宣传佛理的短句,梵语“偈”、“偈陀”,在佛教传入中华的时候,就被得道高僧译为汉文“颂”,因此后来的僧人就采用“梵汉双举”并称“偈颂”。偈有两种:一通偈,二别偈。通偈,每句字数不定,句数不拘,以三十二字为一偈;古天竺人,常用此体裁。别偈,每句或二、三、四言或五、六、七言乃至多言,共四句为一偈。古代天竺语言风格与汉地大异;偈颂原是可以歌咏的,但是被译成汉文,言简意赅,就类同于诗。汉译“偈颂”,与中国旧体诗的发展密切相关,亦是译经大师们照顾本土信众、读者的一种善巧方便。翻开中国史诗,唐代之前,多为四言诗、五言诗;唐代及其后,则以七言诗为盛。因此,译经大师们尽量采用时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契众机。旧译时代,只有四言、五言偈,并无七言偈,如《四十二章经》、《妙法莲花经》等;新译时代(唐代)则不乏七言偈。

偈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以四言、五言、七言为主;就此而言,与中国旧体诗相象。但旧体诗不但讲字数、句数,而且讲平仄、对仗、押韵,稍有不慎或技巧欠佳,便导致“以辞害义”,故佛教的译经大师们,就用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来翻译佛经,因不加藻饰,追求易晓效果,就形成一种特殊的白话文体。偈由于不刻意讲究平仄、对仗、押韵,长期以来,却因其意义蕴深远而被广为传诵。

历代高僧常常在圆寂前夕,会将平生学经感悟,留下以示后人。这类偈语一般四言一句,以四句为一偈。例如:晚近中兴律宗之祖弘一大师临终偈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当代高僧茗山老法师临终的示偈为:“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将毕生修为以偈颂形式留给后人参悟。

偈颂中,预言的也很多,大家在阅读《水浒传》中就有鲁智深下山时,智真长老送了四句偈语给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其中意思,大家想必都知道。但是在一生中去感悟、明白一个高僧对人生过程的感悟偈颂,却非常之难。

当鲁智深随同为实现招安领命于朝廷的宋江,临江的时候忽然明白了自己的一生而坐化了,他做了半辈子和尚,临死之前才明白“圆寂”之意,总算没有白当一回出家人。鲁智深死得了无牵挂,人生所有目标均得以实现,再也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地方。正如大惠禅师为鲁智深一生的“总结性”偈语: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人生处处可以修行,为我们的一生去感悟出一两则偈颂,应该是修行者的必修。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