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飞

俞振飞

名昆剧表演艺术家
俞振飞(1902年7月15日一1993年7月17日)男,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著名昆剧小生,著名昆剧演员,1902年7月15日(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六月十一日)生,名远威,字涤盫,号箴非,原籍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生于苏州义巷。京剧、昆曲表演艺术家,工小生。1993年7月17日(农历癸酉年五月廿八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1]
  • 中文名:俞振飞
  • 外文名:
  • 别名:俞远威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上海
  • 身高:
  • 体重:
  • 毕业院校:
  • 职业:著名昆剧演员
  • 经纪公司:
  • 代表作品:《俞振飞艺术论集》《振飞曲谱》
  • 主要成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著名昆剧小生

演艺经历

俞振飞(1902年7月15日—1993年7月17日),男,京剧、昆曲小生。名远威,字涤盫,号箴非,江苏松江人。生于苏州义巷。出生在昆曲世家,父俞粟庐为著名昆曲唱家,自成“俞派”。

他6岁从父习曲,14岁起先后拜沈锡卿、沈月泉等名师学艺,能昆曲戏200余折。

1914年首次登台,1930年北上,经程砚秋介绍拜程继先为师,正式下海为专业演员。与程砚秋合作六年间,誉满京、津、沪、宁、渝等各大城市。章遏云、新艳秋、李玉茹、童芷苓、吴素秋等诸多名家同台合作。并曾担任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讲师。

1958年曾参加中国艺术代表团赴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等国演出昆曲《百花赠剑》80余场。着有《振飞曲谱》、《习曲要解》、《念白要领》、《俞振飞艺术论集》等行世。俞振飞曾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上海昆剧团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和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于“俞振飞演剧生活六十年纪念”活动时,为他颁发了奖状。

1988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文学博士”的荣誉学位。俞振飞演小生,尤以扮演巾生,表现儒雅清新的风格最为突出。他擅长演出的剧目,昆曲有《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荆钗记》、《太白醉酒》、《墙头马上》、《千忠戮》等;京剧有《群英会》、《奇双会》、《玉堂春》、《春秋配》、《断桥》、《打侄上坟》、《鸿鸾禧》、《辕门射戟》、《红拂传》、《春闺梦》等。

俞振飞学识渊博,能诗善画,其表演儒雅优美,倜傥不群,擅演冠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角色,尤以表演巾生儒雅清新的风格最为突出,极富书卷气。俞振飞天赋佳嗓,大小嗓运用自如。演唱注重字、音、气、节,精研音韵口法,讲究吞吐虚实,发展了“俞派”唱法。

1993年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艺术经历

6岁从父习曲,14岁业余登台,演小生;先后拜沈锡卿、沈月泉等名师学艺,能昆曲戏200余折。1914年首次登台,1920年学演京剧,先从李智先习老生,不久即改学小生,得蒋砚香传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3年程砚秋赴沪演出,特邀其合作颇获好评。1931年,俞振飞在暨南大学担任讲师,经程砚秋要求,乃辞去讲师职务,赴北京参加演出。复拜入程继先门下,学京剧小生。

1934年正式转为秋声社专业小生演员,受到程继先的悉心指教。在程砚秋的新编剧目中,俞振飞塑造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他演《红拂传》的李靖、《梅妃》的唐玄宗、《春闺梦》的王恢等角色,都有新的创造。30年代以来先后与程砚秋、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合作。与程砚秋合作六年间,誉满京、津、沪、宁、渝等各大城市。1941年应聘赴沪,后定居上海。40年代末到香港演出,1955年返北京。还曾与周信芳、黄桂秋、章遏云、新艳秋、李玉茹、童芷苓、吴素秋等诸多名家同台合作。

1948年与张君秋合拍了《玉堂春》彩色影片,1955年和1959年与梅兰芳先后又拍摄了《断桥》和《游园惊梦》的彩色艺术影片。

从艺经历

俞振飞出生在昆曲世家,父俞粟庐为著名昆曲唱家,得清代叶堂一派的传授,自成“俞派”。俞振飞6岁从父习曲,14岁起,先后拜昆曲前辈沈锡卿、沈月泉等名师学艺,能演昆曲戏200余折。1914年首次登台,1920年学演京剧,先从李智先习老生,后从蒋砚香学习京剧小生。29岁,经程砚秋介绍,赴北京拜京剧小生前辈程继先为师,成为专业演员。

大概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俞粟庐先生就开始教俞振飞学习写字。起先学习写“碑”。因为俞粟庐老先生认为“北碑南帖”之中,学“北碑”便于打基础、见功力,因此只让他的孩子学“碑”。直到一九三○年粟庐先生去世,俞振飞才开始临“帖”。嗣后,俞振飞放弃了在暨南大学教书的职务,正式“下海”唱戏,写字的时间就不多了。但因为演戏出了名,各方面人士慕名来求索“墨宝”的多了起来,由于“盛情难却”,他就常常“借他人的纸张,练自己的笔墨”,至今练得一手飘逸清新的行书。

俞振飞能够写诗、填词作散曲、小令,则还得归功俞粟庐老先生。他从小不教俞振飞读《三字经》、《千字文》,却从钟嵘的<诗品》入手,又教他读《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这样,他十几岁时就学会做诗了。俞振飞说:“这大概就是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吧!”俞粟庐先生喜欢读书,家中藏书颇丰。俞振飞从小就喜欢钻到父亲的“四壁图书”的书房里去,拿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先看经、史、子、集。这些书看完了,就看医书。医书看完,就看各种“杂书”、“闲书”。从“气功”一直到“麻衣神相”,连陶宗仪的《辍耕录》都是当作闲书看的。同时,他还看了许多昆曲典籍,如《度曲须知》、《乐府传声》和李笠翁《十种曲》等等,有的还不止看过一遍。

真是三教九流的知识,他都“吃”了下去,“熔于一炉”了。今天回头想想,这种“见书就读”的做法,还是有好处的,俞振飞先生知识面的广博,就大大得力于读书的广泛。当然,少年时候,也不是什么书都能读得懂的,但是不懂就问。有些问题,问到粟庐先生,就能得到满意的答复。遇有专门学问中的难题,就去请教学有专长的前辈,例如词曲大家吴梅(瞿安)、诗词家朱古微,这些“父辈之交”常给他以教益。后来与他也成了“忘年之交”了。由于他善于学习,也就慢慢地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修养。正因为他肚子里的“书卷”日有所增,以后他在舞台上表演的人物的“书卷气”才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艺术传人

他的学生有百余人,蔡正仁、岳美缇等颇得俞氏真传。

艺术特色

俞振飞天赋佳嗓,唱曲时注重“字、音、气、节”,创造了讲究声律、韵味的唱法,发展了“俞派”唱法。对京剧小生的唱法、念白、咬字、用气、运嗓,都有独特的追求,形成儒雅、秀逸,富于书卷气的表演风格。他精通诗词书画,擅长吹笛,在笛风、指法、随腔运气方面有很高造诣。

俞振飞在70年的舞台生涯中,不仅把昆曲中边歌边舞的特殊表演手段带进了京剧,还将浓郁的“书卷气”引入京剧表演,丰富了京剧小生一行;同时又把京剧明快强烈的风格引入昆曲,促进了这两个剧种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

俞振飞的小生,在唱念的声情、表演的气度以及动作的幅度、节奏上,处处区分人物之间豪迈俊逸与放荡骄矜、风流倜傥与肤浅轻薄的界限。在他的审美思想中,雅中求俗,俗中求雅,由此形成他表演艺术难以企及的高度。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培凯说:“俞先生把从家学中继承的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带到传统的演剧里面。这就像文人学者配合职业演员,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那里把关。”

俞振飞演小生,尤以扮演巾生,表现儒雅清新的风格最为突出,被称为“儒雅巾生”。

星闻轶事

戏曲演员要有一点书卷气,京昆大师俞振飞的书画与他的唱腔一样令人沉醉。在上海图书馆三楼新开的俞振飞展示室,悠扬飘逸的昆曲令人恍若置身世外,轻盈的绕梁余音包围着展示室内的每一件物什:老唱片,旧照片,发黄的书信,更有淡淡墨香的书画。

在为演出《游园惊梦》而订做的鲜艳欲滴的红帔旁,一幅对仗工整的行楷对联显得格外灵动雅致:“天机清旷长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珠。”旁边的题字告诉笔者,是俞先生87岁时亲手书写并赠给好友沈华窗,以纪念二人订交50年。

俞老一生曾有不少画作,但在“文革”中损失殆尽,难再寻觅。幸运的是,一幅扇面免于厄运:这是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画,山黛水碧、亭轻榭灵、水天一色、树影婆娑。浓浓淡淡几笔勾勒出的是令人心向往之的飘渺意境,如同他的唱腔带来的写意。

“俞派艺术”正是以浓浓的书卷气着称,这份书卷气来自于俞振飞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从小就在父亲俞粟庐指导下练习书法,先临汉碑魏碑,后临写董其昌、赵孟(左兆右繁体页)的法帖。从14岁起,又拜近代大画家陆廉夫为师,学习山水画。他是书画古玩鉴赏家,当过暨南大学的讲师,精研中国戏曲。俞振飞用“书卷气”取代了“脂粉气”,把小生艺术的品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说过这样的话,演小生的演员,不能胸无点墨。

人们在津津乐道大师的风范时,也不免喟叹,如今的戏曲演员少了那么一份书卷气。

中国戏曲学院钮骠教授提出,过去有不少老艺术家出身科班,文化水平原本不高,但是他们刻苦学习,文化底子非常深厚。现在的演员有不少只接受过中等艺术教育,体现出严重的艺术素养不足。演员要在表演上秀逸脱俗,传承上有悟性,创新上有灵性,就应当“功夫在戏外”,需要通晓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研究员认为,如今需要“技术文化型、经验理论型和传承创导型”的演员,文化底蕴必不可少。许多演员要补的就是这一课,他们通常在排戏前请人讲解历史背景、人物命运,聊以救急。但这只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没有文化底蕴,就不能进入人物角色,演不出特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由于近年来,电视直播的文艺比赛中加入了综合素质一条,让部分参赛选手很伤脑筋。记者就听说过一个真实的笑话,一位戏曲演员参赛,唱功不错,但文化分很低,打电话回家时,还被自己的孩子训了一顿。

自已的孩子尚且如此,何况台下的观众?水涨船高,随着全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一代代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胸无点墨还真不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