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

促织

蟋蟀的别称
蟋蟀别称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灶鸡子等,为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分布地域极广。[1]是一类善吃、好斗的昆虫,均在地下活动,雄性蟋蟀相互格斗是为了争夺食物、巩固自己的领地和占有雌性。
    中文名:促织 拉丁学名: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直翅目 亚目:长角亚目 科:蟋蟀科 亚科: 族: 属:田野蟋蟀属 亚属: 种: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英文名:cricket 分布:世界各地

简介

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据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当时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尾须较长。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雄性喜鸣、好斗,有互相残杀现象。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

蟋蟀、蝈蝈、蛐蛐的区别

三者是不同的。共同点是三者均是直翅目昆虫。

蛐蛐属于蟋蟀科,但是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尽管蛐蛐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但是科学分类上他们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就好象“氯化钠一定是盐,但是盐不一定专指食盐”这个道理一样。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鉴别特征是蝈蝈一般是草绿色,不发亮;蟋蟀和蛐蛐黑褐色,油光发亮!而蝈蝈是直翅目,螽斯科昆虫。

1,蝈蝈

人称“叫哥哥”,属直翅目,螽斯科昆虫。蝈蝈体长约4厘米,宽近1厘米,身体壮实,虫体绿色,因产地不同,颜色深淡不一,一般在淡绿至深绿之间。头部有黄褐色、细长呈丝状的触角,是其感觉器官之一。后足强健、大腹,善跳跃。生于原野草丛、矮林、灌木,平时隐藏于草中,或在植物茎杆上爬行、栖息、觅食。

2,蛐蛐

属于蟋蟀科,但是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也就是说蛐蛐一定是蟋蟀,但是蟋蟀不一定是蛐蛐。就好象“氯化钠一定是盐,但是盐不一定专指食盐”这个道理一样。

3,蟋蟀

蟋蟀,北方人俗称蛐蛐。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据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当时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在生物分类中蟋蟀属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约有1400种,我国已知的有30余种。

捕捉方法

捕捉蟋蟀最基本的工具是各种捕网,市场有售的小圆锥形尼龙网罩适用于蟋蟀,也可利用透明的小口塑料饮料瓶,剪下带口盖的半截作捕虫罩。随虫声找到确切的穴居点后,可用网罩或塑料罩守候,然后用草秆、枝条或灌水将虫逐出。如能见到蟋蟀停栖于植株上,也可直接用小网罩捕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