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

作揖

汉民族的传统见面礼节
作揖,是汉民族见面礼的一种,行礼时,双手合于胸前,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拱手礼,作揖的另一种形式,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抱拳礼,也是作揖的另一种形式,古人以左为敬,通常用左手在外;另因在攻击别人时,一般用右手,所以以左手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1]
  • 中文名:作揖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make a bow with hands folded in front
  • 拼音读法:zuò yī
  • 适用场合:见面,道别,祝福
  • 起 源:周代以前

词语释义

中国传统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作揖与拱手、抱拳等基本同义。作揖的早期使用,主要是书面化,而拱手、抱拳等更加口语化,比如拱手相让、抱拳示好等等。

用例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后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金老)只得作揖别了。”

《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贾大少)说着,便作揖下去。黄胖姑连连还礼。”

艾芜《我的青年时代》二一:“在山顶上看见下边的村子,笼着过新年的氛围……有穿新衣的男子,恭恭敬敬地跟遇见的人作揖(古代的一种表示敬重的方式)。”

历史起源

“揖”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揖

礼属于相见礼,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其中就包括建立起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和礼乐制度。自此,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区分许多等级,尽可以不去管它,现代人只要吸取最简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从许多种作揖的方式中,要找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举手。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清代的阎若璩,在《论语·述而》的注释中说:“古之揖,今之拱手。”这两人的解说可以认为基本一致。如果我们吸取这种作揖的方法,去代替握手,再加上大家常见的点头或轻微的鞠躬,那末,这在一般的场合下,应该是行得通的吧。

向人作揖虽然恭敬,但相比于跪拜,它又不是最恭敬的,有时能表示倨傲,《汉书·高帝纪》就有“郦生不拜,长揖”的描述,显出狂徒郦生对刘邦的不服气。

左手手掌在上挺直,是武人常用的抱拳礼。

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有很大区别,唐宋时期汉族民间白话小说有相关记载,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这种礼节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复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这种礼在京津地区,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节、祝寿等庄重场合使用。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礼,即“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

但是,根据唐宋以后白话小说,并不支持此种说法。以宋代小说《错斩崔宁》为例,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则“还了万福”。这说明,当时男女已各行其礼。

古代是男权社会,记录了作揖礼的古画、古文字等,几乎都是关于男性的,为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如唐代吴道子画的孔子像)。在讲究男女有别、阴阳和合的时代,段玉裁这段话把女士作揖中左右手的顺序描述成与男士正相反,是合情合理的。

行礼方式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

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作揖的正确手势是: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则为凶拜,可用于吊丧。而在贺岁广告中经常出现的,正是这样的“凶拜”。

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尽管现代人对待传统礼仪没有必要像古代人那样严谨,但原则性的东西不能弄错。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左手握拳右手包于其上是“吉拜”。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跟尊卑有关,因为古代人以左为尊,左手在上面表示尊敬,但也不能说右手在上表示不尊敬,毕竟丧礼也是很严肃的场合,只是为了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这样也能解释为何男女相反,因为在古代女性地位比男性低。

优点

卫生

握手可传播某些细菌病毒。握手时双方中如有泥带水,也会给另一方带来不舒服。而中国的作揖,施受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即便到传染病医院去慰问一大群病人,回家后也无须急匆匆先去卫生间洗手。

方便

当代人的交际繁多,假如一个人会见十多位客人,与每位都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个人同时会见十多位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阵工夫。既然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何不用作揖这种方式来惜金?一拱顷刻之间,以一当十乃至当百,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对客人们的亲切。

优美

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壮士也。

自主

人们多有这样的体验:握手时,有一方已伸出手来了,另一方没有看见或故意装作没看见,使对方的手停在空中缩也不是,不缩也不是,时间一秒秒过去,尴尬透顶。有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刚才没看见的一方突然看见了,赶忙补救,虽然已把对方的手挽救了并已紧紧握住,但怠慢或疏忽已经造成,心中难免留下歉意。这种多发性事故,暴露了握手这一方式的最恼人的缺点--它必须由双方协调配合,同时动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交际家,已经经过了长期实践摸索,临场仍需要聚精会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时候。这种事干多了,没有不累的道理。作揖当然比握手简单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么时候出手就什么时候出手,完全不受对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约,绝不可能被对方冷落得进退两难,遭其他人暗笑。

发展延伸

拱手礼

拱手是谓敛拳沓手也。一般当胸拱手,手心向下(内相对),手不前伸。拱手礼是行、住、坐、卧等生活化使用的万用方便礼,为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为厌,加磬折鞠躬为现代适合的礼;往前推拱为宋明清时期的拱手礼,沓掌呈拱手形,一般站立男子是脚与肩同宽,女子是略窄于肩。向前小推一到两次是常礼,打招呼的不躬身,问候的躬身就是拱手磬折作揖了;适合现代的中国大礼是抱拳掌靠于胸前,同时磬折鞠躬45度,重礼是磬折鞠躬90度。

现代更加简便的拱手礼就是抱拳拱立胸前,可以视距离远近皆用,手可抬高遥祝,宁高不低,不能低于胸。

右图1是清代汉民族使用的拱手作揖礼,是民间常用的拱手礼,为日常平辈之间的相见礼,送别礼等。后世作礼省事,拱手加鞠躬当做拱手作揖了,那是简化的了。而拱手侍立或拱手说话是对长辈等以示尊重。

抱拳礼

又称"拱"、"揖礼",是汉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

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所以很多不了解这一情况的外国友人用右手抱左手,反而成了只用于古代葬礼时的"凶拜"。古代曾多用于习武之人之间。

叉手礼

是唐、宋、金辽、金、元时

期的一种行礼方式。宋人《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如果这段文字太过复杂,那么您只需要想象一下现今很多女报幕员站立时的手部动作,那就是传承自古代的"叉手礼"了。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