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汉语汉字
但(读dàn;tǎn;yà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文字。 [2]  本义是指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也用来表示转折。[1]
  • 中文名:但
  • 拼音:dàn
  • 部首:亻
  • 五笔:wjgg
  • 仓颉:OAM
  • 郑码:NKA
  • 笔顺:3225111
  • 笔画:7
  • 四角号码:26210
  • 统一汉字:U 4F46

字源演变

但,形声字,《战文编》中从人,旦声。亻为形旁,旦做声旁   。字型在演变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但”(tǎn)的本义是指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但”表示脱衣露出上衣或身体的用例不多,古籍中一般用“袒”字表达此义。在古文字中,“人”“衣”作为形旁有时可以通转   。字形采用“亻”(人)作形旁,“旦”作声旁   。在现代汉语中,“但”(dàn)字作为虚词表示转折,“但”用法有很多种,不过其表意的倾向是限制性的,往小的方面说的。如作为副词,表示“空,徒”;“但”表示小的范围,相当于“只,仅”;作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不过,然而”,其实这也是对前面情况的一种否定性限制;“但”同好几个字具有通假关系。如“但”通“诞”,欺诈。又通“惮”,害怕。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tǎn

动词

脱衣露出上身。后作 “ 袒 ”

今有一人於此,羊牛欃椽,维人但割而和之。——《墨子·耕柱》

但,或作袒 。——《集韻·旱韻》

dàn

副词

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仅”

only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史记·李斯传》

但已;但凭;但可

只管,尽管

feel free to

此系私室,但坐不妨。——《红楼梦》

老相公有話但説不妨 。——元·喬吉《金錢記》第二折

凡 ; 凡是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唐·白居易《李白墓》

但遇飢荒,百姓艱窘,即使賑貸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十一

相当于“空”、“徒”

但居者不知負載之勞。——《鹽鐵論·刺議》

今必盡索歸正之人,與之則反側生變,不與則虜決不肯但已。”——《宋史·胡銓傳》

连词

只是;但是;不过;然而——表示转折

but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安与任隗举奏诸二千石,又它所连及贬秩免官者四十余人,窦氏大恨。但安、隗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后汉书·袁张翰周列传》

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so long as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 王昌龄《出塞二首》

但出牌呼妾,妾便出来。——《警世通言》

动词

通“誕”。欺诈

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淮南子·説山》

通“彈”。滑动

但,叚借為彈。——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豫部》

同“憚”。害怕

暮省朝參莫但勞。——《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

不但往來之苦。——《頻婆娑羅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養塔生天因緣變》

名词

yàn

名词

古指吹竽的人

但,古不知吹人。——《字彙補·人部》

使但吹竽,使工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淮南子·説林》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人部】徒旱切

裼也。从人旦聲。  

说文解字注

裼也。

衣部曰:裼者,但也。二篆爲轉注。古但裼字如此。袒則訓衣縫解,今之綻裂字也。今之經典,凡但裼字皆改爲袒裼矣。衣部又曰:赢者,但也。裎者,但也。釋訓、毛傳皆曰:袒裼,肉袒也。肉袒者,肉外見無衣也。引伸爲徒也。凡曰但,曰徒,曰唐皆一聲之轉,空也。今人但謂爲語辭,而尟知其本義,因以袒爲其本義之字,古今字之不同類如此。

从人。旦聲。

徒旱切。十四部。唐人詩多用爲平聲。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

又語辭。猶言特也,

又與誕通。《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

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䩥馬。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

又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中庸。

又音鉏,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讀鉏。

《說文》:但,裼也。《正譌》:偏脫衣袖也。借爲語辭。

考證:“又音燕。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音燕。”謹按淮南子註但讀燕,言鉏同也。謂讀如燕人之言,鉏非讀爲燕也。上音燕之燕改鉏,下音燕改讀鉏。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赏析

音韵汇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ɑn

周法高系統

d

ɑn

李方桂系統

d

ɑn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d

ɑn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ɑ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d

ɑ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d

â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ɑn

韵书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韵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声

開口呼

全濁

徒干切/徒旱切/徒旦切

dʰɑn

上声

開口呼

全濁

徒旱切/徒案切/徒干切

dʰɑn

去声

開口呼

全濁

徒案切/徒干切/徒亶切

dʰɑn

集韻

去声

換 (翰)

開口呼

全濁

徒案切

dɑn

韻略

上声

徒旱切

增韻

平声

唐干切

上声

徒旱切

去声

徒案切

中原音韵

去聲

寒山

全清

tan

中州音韵

去聲

寒山

唐憫切

洪武正韵

上声

全濁

徒亶切

d‘an

去声

全濁

杜晏切

d‘an

分韻撮要

陽去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