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

汉语成语
似是而非(拼音:sì shì ér fē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周《庄子·山木》。似是而非指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多用于形容相似而不同但又容易被混淆的事物。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中文名:似是而非 拼音:sì shì ér fēi 近义词:以假乱真、张冠李戴 反义词:天经地义、不刊之论 用法:褒义,谓语 结构:联合式

释义

表面看来似乎对,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的。

出处

先秦·孔子《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

例句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轻诺似烈而寡信,多艺似能而寡效……此似是而非者也。”

词语辨析

【近义词】以假乱真、张冠李戴、模棱两可

【反义词】天经地义、不刊之论、似非而是

用法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