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标准

人才标准

文凭标准、规定
“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1982年我国确立的这一人才标准,在当时条件下从根本上扭转了十年“文革”践踏知识、鄙视教育的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在现实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才标准如不及时校正,势必影响人才选拔、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进而影响人才强国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1]
  • 中文名:人才标准
  • 外文名:
  • 适用领域:
  • 所属学科:
  • 类别:规定、标准
  • 国家:中国
  • 时间:1982年
  • 危害:假文凭泛滥

基本内容

1、具备良好的人品

2、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些领域有所专长

3、效率高,讲方法,洞察力强,吃苦耐劳,有创造性思维

4、较高的情商

5、高尚的情操

假文凭泛滥:

假文凭泛滥成灾,已成为社会公害。“一些人为了获取更高学历,不惜弄虚作假;一些人为了评上职称,熬白了头发。这些现象的发生,与不科学的人才标准有直接关系。”作为人才专家,沈荣华的话一针见血。

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所长、著名人才问题专家王通讯说,在评价人才时过分强调学历的作用,致使不少人急功近利,想方设法弄一个文凭,给自己贴上一张人才的标签,而非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现行人才标准下,人们想的不是拼成绩、比贡献,而是拼学历、比职称。”

一位成功“混”到本科文凭的基层干部的自白也从侧面证实了专家的看法。“我在乡镇摸爬滚打20年,最后到县里当了局长,本希望继续‘往上走’,但文凭却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因为上面有规定,县处级干部要有本科以上文凭,而我仅是高中毕业。最后我报名参加了省委党校在县里的函授班,3年后顺利拿到了本科文凭,并如愿当上了副县级干部。文凭拿到了,但自己的知识水平并没改变,改变的仅仅是履历表上的学历。”

“我们把学历等同于人才,无学历则不是人才,就导致了钱学交易、权学交易和文凭商品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顾海兵说,“其突出表现是:少数不法分子在重点大学门前大量兜售各种假文凭,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被迫去买假文凭;一些高校大量举办研究生班,降低标准批量授予很多有一定地位的学员以硕士头衔;个别官员或企业家没有严格考试、没有撰写论文,却获得了博士学位。”

尽管有关方面对假文凭已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遏制,但专家认为,如果不从校正现行人才标准这把“尺子”入手,那么这些措施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能力业绩

能力导向

虽然要考虑人才的学历和职称,但更突出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真正做到唯才是用。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很难用学历体现出来。如果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生5年做不出成绩,就很难讲他是人才。

业绩导向

在竞争环境中,业绩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业绩才能把一个人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学历只能是人才能力中的很小一部分,最多表明一个人的潜能。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能仅看文凭及其毕业的大学,而要看他给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有何业绩。

顾海兵介绍,发达国家的公务员队伍不追求高学历,甚至高技术企业也不追求高学历。比如,美国国务院招聘外交官要求极为宽松,只要求高中以上学历;而在美国一家大报一年刊登的3544则科技类招聘广告中,2799则没有任何学历要求,而要求学士学位的仅206则,要求硕士的仅77则。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