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

乾县

陕西省咸阳市辖县
乾县,隶属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咸阳市西部,全县总面积1002.71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15个镇,173个行政村,62万人。[1]政府驻地城关镇文前巷1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乾县常住人口为456680人。乾县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乾县境内有泔河、漠谷河、漆水河3条河流,大中小型水库22座,水灌条件优越。1949年5月,乾县解放,归属陕甘宁边区彬县分区。1950年5月,陕西省整编为九个专区,乾县划归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撤销宝鸡专区,改由省直辖。1959年1月,乾县、永寿、礼泉三县合一,县名乾县,直属省辖。1961年10月,恢复原三县旧制,乾县改属咸阳专区。1968年9月改专区为地区,归属未变。1984年,实行市管县,咸阳地区改置为咸阳市,乾县为咸阳市管辖。2020年,乾县生产总值完成155.62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29.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5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增长2.2%;预计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259元和12926元,分别增长5%和7%。
    中文名:乾县 外文名:Qianxian 别名:乾州、奉天 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类别:市辖县 所属地区:陕西省咸阳市 地理位置:渭河平原北部、黄土高原南缘 面积: 下辖地区:1个街道办、15个镇 政府驻地:城关镇文前巷1号 电话区号:029 邮政区码:7133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著名景点:乾陵、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靖陵、庄陵 机场: 火车站:乾县站 车牌代码:陕D 地区生产总值: 面积:1002.71km² 人口数量:456680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155.62亿元(2020年)

建制沿革

夏(约前21~前16世纪),按禹贡九州,为雍州之域。

商(约前16~前11世纪),仍属雍州。殷末,为岐周之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王畿。西周亡,被犬戎占据。

魅力乾县

魅力乾县

东周(前770~前256),即春秋战国时,乾地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在国内设41县,乾地初置好畤县。以县境内有祭天的好畤而得名,治城在今县东好畤村。

秦(前221~前207),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了六国,置36郡。在京畿之地设内史(内史是掌治京畿的官名,亦为行政区名),好畤县属内史管辖。秦末,项羽分内史地,章邯王咸阳以西,为雍国,好畤县为其辖地。

西汉(前206~25),高祖元年(前206),置雍国。二年(前205),改置中地郡。(高祖)九年(前198),罢郡复为内史,好畤县属之。汉景帝二年(前155),置右内史,治京西之地。后又分右内史之西部,置主爵都尉(主爵都尉原为秦官名,汉用其号),好畤县归其所属。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好畤县自此属右扶风。

王莽新朝(9~23),好畤县曾被更名为好邑。

东汉(25~220),建武初年,好邑复名好畤县。建武六年,撤销好畤县,以其地并入池阳县(池阳县境包括今三原、泾阳、礼泉、乾县等地),属司隶左冯翊领辖。

三国(220~265),池阳归魏,初属司隶冯翊郡。中叶以后,改属扶风郡。

西晋(265~316),武帝初年,改扶风郡为秦国,治所在池阳(治所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二里,俗名迎冬城。)。晋惠帝元康中,分池阳西部之地,再置好畤县,治城在秦汉时好畤故城南2里处,属秦国改置之京兆郡管辖。

东晋、十六国(317~420),呈割据局面。这一时期,行政制度无常,好畤县曾一度撤销。乾地先后归前秦、后秦等国统辖。

南北朝(420~589),乾地属北魏、西魏、北周辖区。北魏太武帝始光时(424年后),改池阳为宁夷县(兼有今县东境部分地方),属雍州咸阳郡,而复设立好畤县为扶风郡治。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好畤县西部置漠西县,以县境在漠谷河以西而得名。

西魏,分咸阳郡地置宁夷郡、宁夷县属之。好畤县、漠西县统属武功郡(扶风郡废)。此时乾境仍分属三县。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以前,宁夷郡曾改置为秦郡,宁夷县仍归其所辖,好畤、漠西县属武功郡未变。建德二年(573),撤销秦郡,并入咸阳郡,宁夷县即属咸阳郡。建德三年(574),并好畤入漠西县,漠西县再属扶风郡。

隋(581~618),文帝开皇十七年(597),改漠西为上宜县(上宜兼有今永寿县境地)。十八年(598),改宁夷为醴泉县(仍兼有今县东境之地),并分上宜置好畤县。此时乾地仍分属三县,隶属京畿之雍州(咸阳、扶风等郡废后所置)。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废好畤,并入上宜县。是时乾境东归醴泉县,西属上宜县,隶雍州改置之京兆郡。

唐(618~907),高祖武德二年(619),分醴泉置好畤县,治城在今县东北6里隋太子庄陵城。宋《长安志》载,在奉天西北6里,故址无考。贞观元年(627),稷州废,好畤又隶属雍州。贞观八年(634),废上宜入岐州之岐阳县。贞观二十一年(647),撤销好畤、岐阳,复置上宜县。

五代(907~960),道一级废。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又升乾州为威胜军,领奉天、好畤等五县,上属京兆府改置之雍州。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裁威胜军,复为乾州,领奉天一县,隶复置之京兆府;好畤县别属凤翔府。明宗长兴元年(930),好畤亦归属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沿用前代建置。

北宋(960~1127),北宋初年至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奉天县仍隶属乾州,好畤县仍归京兆府,由至道三年(997)所置之陕西路统管。熙宁三年(1070)乾州废,奉天、好畤均隶永兴军路。熙宁五年(1072),于奉天县置醴州,领一县,好畤县改隶凤翔府。神宗元丰元年(1078)醴州废,奉天还隶京兆府。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复置乾州,领奉天、好畤县。隶属凤翔府未变。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乾州更名醴州,上隶环庆路,下辖奉天、好畤、永寿、武功、醴泉五县。

金(1128~1227),太宗天会六年(1128),金夺取陕西诸州县。天会八年(1130),金将娄室克豳州,醴州降,后与宋在此周旋十多年始定。金初,置京兆府路,醴州属之。完颜亮天德三年(1151),复改醴州为乾州,领奉天、好畤、醴泉、武亭(武功)四县(是时永寿属邠州)。

元(1271~1368,1271年前称蒙古),太祖铁木真二十二年(1227),灭西夏,乾州归蒙古。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先后撤销奉天、好畤两县,其境域并入乾州,州牧亲民自此始。是时,永寿复归乾州,州亦领辖三县:永寿、醴泉、武功。乾州在元仁宗(1312)前,上隶陕西行中书省安西路;仁宗后,归属安西路改置之奉元路。

明(1368~1644),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乾州属之,州仍领三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醴泉县直属西安府。从此乾州只领永寿、武功二县。

清(1644~1911),初沿明制。于清雍正三年(1725),乾州直属陕西布政使司,故称“直隶州”,仍辖永寿、武功二县。

中华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隶属关中道,不再辖永寿、武功二县。民国16年(1927)国民政府成立,废道,乾县直属陕西省政府。民国26年(1937)设立行政督察区,乾县隶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在彬县)。民国30年(1941),乾县由二等县编为三等县。

1949年5月,乾县解放,归属陕甘宁边区彬县分区。1950年5月,陕西省整编为九个专区,乾县划归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撤销宝鸡专区,改由省直辖。1959年1月,乾县、永寿、礼泉三县合一,县名乾县,直属省辖。1961年10月,恢复原三县旧制,乾县改属咸阳专区。1968年9月改专区为地区,归属未变。1984年,实行市管县,咸阳地区改置为咸阳市,乾县为咸阳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6月,人民政权建立,废除乡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制。乾县当时沿用民国区划,改10乡为10区,改74保为74乡。新中国成立后,全县正式组建为10区72乡,后整编为10区69乡,区乡以序数命名。

1956年3月,全县撤区并乡,10个区只保留临平、阳峪2区。69个乡合并为23个乡,即城关、阳洪、灵源、大杨、薛录、马连、长留、杨汉、姜村、梁村、大王、漠西、新阳、周城、临平、乾陵、梁山、吴店、铁佛、阳峪、峰阳、注泔乡。上述23乡,其中梁山、吴店、铁佛、峰阳、注泔、阳峪6个乡归阳峪区领导;新阳、临平、周城3个乡归临平区领导;其余14个乡均由县直接领导。

1958年4月,由临平、新阳两乡分出石牛乡,由吴店乡分出关头乡,全县成为25乡。

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全县在25个乡、24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了10个大型人民公社。计有城关、长留、漠西、乾陵4个乡建成的新华人民公社;阳洪、灵源、大杨3个乡建成的东风人民公社;薛禄、大墙、马连3个乡建成的卫星人民公社;梁村、大王、姜村、杨汉4个乡建成的红旗人民公社;周城、新阳、临平、石牛4个乡建成的星火人民公社;梁山、吴店两乡建成的幸福人民公社;铁佛、阳峪两乡建成的钢铁人民公社;关头乡建成的春风人民公社;注泔乡建成的和平人民公社;峰阳乡建成的峰钢人民公社。

1958年底,县区划作了新的调整,礼泉、永寿两县撤销,并入乾县。

1959年1月。新建立的乾县(大县)正式成立,下辖23个大公社。原乾县境内9个公社(此时吴店乡划归永寿公社).其名称是:城关、阳洪、薛禄、梁村、临平、铁佛、注泔(包括礼泉石潭、石泉两乡)、关头(包括永寿甘井、仪井两乡)、峰阳。凡几个乡组成的公社,以原乡为单位,设立管理区,以便领辖全社。

1961年,大县撤销。原礼泉、永寿两县自乾县分出。乾县境内的9个公社,调整为23个人民公社,下辖305个大队、1928个生产队。同年,还另设有城关管理区,专管城镇居民。

1963年3月,薛禄公社分为薛禄、大墙两个公社;阳洪公社分为阳洪、大杨两个公社。全县计25个公社,1个城关管理区。1965年9月,东街3个生产队划归城关管理区,管区遂改名为城关镇,全县计26个社镇。

1971年5月,城关镇与城区公社合并,称城关公社。到1983年底,全县共25个公社,下辖306个大队、2059个生产队。

2001年,全县撤乡并镇,设立12镇8乡,12镇包括:城关镇、临平镇、峰阳镇、阳峪镇、阳洪镇、灵源镇、王村镇、马连镇、梁村镇、薛录镇、注泔镇、姜村镇。8个乡包括:梁山乡、大杨乡、周城乡、石牛乡、新阳乡、大墙乡、漠西乡、关头乡。

2010年,全县撤乡并镇,设立16镇4个社区,16镇包括:城关镇、临平镇、峰阳镇、阳峪镇、姜村镇、阳洪镇、灵源镇、王村镇、马连镇、梁村镇、薛录镇、注泔镇、梁山镇、大杨镇、周城镇、新阳镇,4个社区包括:石牛社区、大墙社区、漠西社区、关头社区。

2016年底,乾县各镇(办)行政村撤并,设立1个街道办、15个镇,173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15个镇:临平镇、峰阳镇、阳峪镇、姜村镇、阳洪镇、灵源镇、王村镇、马连镇、梁村镇、薛录镇、注泔镇、梁山镇、大杨镇、周城镇、新阳镇。

区划详情

乾县各镇(办)行政村撤并,设立1个街道办、15个镇,173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15个镇:临平镇、峰阳镇、阳峪镇、姜村镇、阳洪镇、灵源镇、王村镇、马连镇、梁村镇、薛录镇、注泔镇、梁山镇、大杨镇、周城镇、新阳镇。

镇、街

行政村数量(个)

行政村

城关街

28

东街村、花口村、北寺村、北街村、西街村、南街村、青龙村、乾陵村、金岭村、邀驾宫村、丈八村、小留村、铁炉村、木卜村、巨洲村、北巨村、亓父村、南仁村、秦袁村、龙马村、夹道村、南北村、四白村、大桥村、吴村、贾赵村、北仁村、高陈村。

阳洪镇

8

好畤村、上旦村、上陆陌村、阳洪村、团结村、习家村、杨庄村、中兴村。

灵源镇

7

孝义村、大王村、佛留村、灵源村、市兴村、丰兴村、五星村。

大杨镇

13

大纪村、让闫村、牛池村、药宁村、杨汉村、王居村、永留村、王乐村、中巷村、双庙村、祥符村、大杨村、杨善村。

薛录镇

14

薛录村、大小马村、马兰寨村、北田果村、昙支坊村、长兴村、薛宅村、盘州村、新丰村、富德府村、东兴村、大墙村、西天堡村、赵里村。

马连镇

8

北上官村、元村村、大和村、高家庄村、马连村、连马村、南上村、三马村。

姜村镇

8

姜村村、康家村、田双村、白落村、田晁村、杨定村、神坊村、双羊村。

王村镇

8

上官村、南吕村、索村、王召村、大王村、北昌村、淡头村、张留村。

梁村镇

13

梁村、梁东村、令胡村、西阳坊村、四窑村、代朝村、王家窑村、中曲村、大破口村、阡道村,槐家村,北郭村,南郭村。

注泔镇

9

孔头村、注泔村、南注泔村、中南村、羊牧村、健全村、瓜赵村、周张村、东南村。

峰阳镇

7

峰阳村、凤凰村、峰东村、峰前村、峰西村、东胡村、夹咀村。

阳峪镇

11

新店村、冯市村、阳峪村、祝家堡村、任家洼村、百福村、太平村、陈家洼村、铁佛村、田家坳村、南陵村。

梁山镇

10

先锋村、梁山村、坊里村、五兴村、官地村、吴店村、庄子塬村、关头村、永久村、鹞子村。

新阳镇

8

白塔村、善化寺村、凤凰村、三合村、化家村、郭村、三星村、三关村。

周城镇

7

董城村、慈母村、紫邀村、红旗村、周城村、上曲村、新庄村。

临平镇

14

临平村、枣新村、全新村、武兴村、马里村、寒寨村、三桥村、龙背村、周家河村、中心村、新星村、何咸村、高杜村、山窑村。

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乾县位于关中平原中段北侧,渭北高原南缘,省城西安之西北。地处北纬34°19′36″~34°45′05″,东经108°00′13″~108°24′18″之间。东接礼泉县,南连兴平市和武功县,西邻扶风县,北靠永寿县和麟游县。乾县处于秦陇之要冲。九嵕山控其东,漆水环其西,北枕梁山,南接台原,312国道自东而北曲折穿境而过。总面积1002.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乾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梁山屏倚北部,三河(泔河、漠谷河、漆水)从县境东、中、西三个部位由北向南流经北、中部地区。全境西北高而东南低,地貌形态有山地、丘陵、黄土高原和河谷阶地。按地形可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为浅山丘陵沟壑区,海拔650~1467米,约占乾县总面积的49%;南部为黄土台原区,地势较平坦,稍有波皱起伏,并有较多的宽浅洼地,海拔520~650米,约占乾县总面积的51%。

气候

乾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为224天,年平均降雨量573~590毫米。冬季干燥寒冷,常有冬旱。春季气温渐高,为冷暖交替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大,雨水不均。夏季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但降水分布不均,亦常有夏旱伏旱。秋季温和、湿润,多连阴雨。由于境内地貌特点、气候差异等原因,气温东南稍高,西北偏低。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乾县耕地面积103万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境内有泔河、漠谷河、漆水河3条河流,大中小型水库22座,水灌条件优越;石灰石储量3亿立方米,属国家优质矿石,易于开采;矿泉水、地热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人口民族

民国17年(1928),乾县有男92058人,女77442人,共计16950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出生率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加。1949年乾县人口有220739人,1984年为441627人,净增了220888人。1990年7月1日,乾县人口为491803人。80年代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01‰。

2010年乾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73073人,占51.63%;女性人口为254015人,占48.03%。同2000年的544846人相比,共减少17758人,下降了0.98%。乾县有汉、回、藏、满、瑶五个民族。

2019年,乾县常住人口53.61万人,出生率9.67‰,死亡率5.38‰,自然增长率4.29‰,城镇化率44.6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乾县常住人口为456680人。

经济

综述

2019年,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6亿元,同比增长0.9%;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37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87.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3.5%。

2020年,乾县生产总值完成155.62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29.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5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增长2.2%;预计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259元和12926元,分别增长5%和7%。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乾县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分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37亿元,同比下降17.20%。房地产开发完成15.88亿元,同比增长248%。

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9年乾县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96亿元,同比增长0.5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38亿元,同比增长8.06%。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18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85元,同比增长7.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14元,同比增长9.0%。

第一产业

农业

2019年,乾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56t亿元,同比增长4.14%。

夏粮种植面积56.06万亩,同比下降0.28%,秋粮种植面积25.33万亩,同比下降0.2%。粮食总产24.97万吨,同比下降1.8%。2019年乾县油料种植面积3.97万亩,同比下降1.7%,油料总产5625吨,同比增长4.03%。2019年乾县出栏猪95487头,同比下降0.49%,出栏牛18175头,同比增长6.18%。出栏羊44853只,同比下降1.13%。

第二产业

工业

2019年,乾县工业实现快速增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87.17亿元,同比下降8.99%。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46.40亿元,同比下降8.76%。轻工业产值122.46亿元,同比下降4.01%,重工业产值64.71亿元,同比下降18.08%。工业品销售状况平稳,工业销售产值达到96.68亿元,同比下降0.09%。

第三产业

商业

2019年,乾县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我县商业持续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3.5%。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2.51亿元,同比增长13.20%,零售业实现55.34亿元,同比增长2.20%,住宿业实现1.73亿元,同比增长16.50%,餐饮业实现16.42亿元,同比增长5.5%。

金融业

2019年,乾县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5.7亿元,同比增长4.85%,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3.59亿元,同比增长12.47%。

交通运输

公路

国家高速G70福银高速公路,国道312线、108线,省道107线共同构成了乾县交通大骨架,并规划有乾岐高速(乾县至岐山)。

公交车

1路火车站至一中至乾陵,2路火车站至二中至乾陵,4路浩泽至一广场。

铁路

西平铁路在此设有乾县站,于2015年4月正式开通客运服务。

银西高铁于2015年底正式开建,在乾县与西平铁路既有站乾县站并场设站,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

关中城际铁路咸阳机场至法门寺线计划2017年开建,自法门寺经召公、临平引入银西高铁乾县站,利用银西高铁60余公里至咸阳机机场。

航空

乾县紧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通过高速公路前往仅46km的距离,航空优势明显。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8年,乾县完成了145个校建项目及所有学校内部设施配套、信息化建设任务,"双高双普"高质量通过省上评估验收,中考人均分数首次突破400分,高考荣获全市质量提升奖。

2019年,乾县高考一二本上线率创近三年最高涨幅,首次突破60%,达到64.65%,中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427分,除秦都、渭城两区外,在11个县市中排名第4,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

体育事业

2019年,乾县共组织乾县赛区2019陕西省群众足球乙级联赛、乾县第二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全民健身日展演活动等各类体育赛事共计3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8万人次。2019年共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0余人,进一步壮大了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了体育指导水平,指引我县群众体育事业朝着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健康发展。

文化事业

2019年,乾县文化惠民活动异彩纷呈。1月23日,乾县组织承办的2019年春节晚会在县剧院精彩上演,整台晚会以展示“乾州元素”为主,吸引了15万的的网友在线观看直播;秦风唐韵•春满乾州—祝福2019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率先引领乾州人为祖国母亲献上最美好的祝福;“五下乡”暨“励志富脑•双百双万”惠民工程在临平镇龙背村、薛录镇盘州村等五个点同时启动;“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开创了全民阅读新时代;“盛世庆华诞•凝心铸辉煌”乾县第一届文化艺术节文化展演活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精彩多样的文化盛宴。截至12月底,乾县共组织各类展演活动293场次,开展培训24多次。举办书画展10多次,指导各镇(办)文化站组织文化活动50多场次,极大丰富了我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19年,乾县多方筹措整合资金,积极申请上级补助,完成了6个镇(办)综合文化站和52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达标建设任务。截止目前,全县16个镇(办)综合文化站已全面完成,镇(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年度任务完成率达到100%。

文物保护精准发力。2019年,共出动文物巡查队伍36次,110余人次。全年组织20余名县文保员参加文物保护业务培训3次,明确文保责任,保护文物安全。北斗村故城墙坍塌段除险加固工程和玉成楼维修工程已全面完成。范紫东陵园建设项目已完成征地和清表工作,正在洽谈陵园保护及绿化等事宜。北城门楼设立的范紫东生平纪念馆策划设计方案已完成。

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国内旅游综合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0.08%。大唐牡丹文化旅游节旅游品牌效应持续发力,该品牌现已逐渐成长为陕西省知名的旅游节会品牌,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来乾观光旅游,带动了我县旅游业形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受益人群日益增多。2019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32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9454人,乾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5009人。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571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0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894人。

历史文化

乾州剪纸

乾县人过春节或新婚嫁娶都要剪贴窗花,布置房间,以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窗花按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戏剧人物,如花亭相会、三娘教子、青白二蛇、孙悟空盗扇、刘海戏金蟾等;二类是花鸟虫鱼,如孔雀开屏、春燕剪柳、二龙戏珠、鸳鸯戏水、丹凤朝阳、鱼儿钻莲等;三类是艺术字和图案花卉,如双喜、彩云、佛寿、石榴、桃等。

乾州转鼓

蛟龙转鼓是流传于陕西省西部的一种民间鼓舞,在乾县尤为盛行。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鼓腔上绘有“蛟龙”,所以又称蛟龙转鼓。蛟龙转鼓气势恢宏,一般在元宵节表演,属集体乐舞艺术,由15人到50人组成,也有百人参加的壮阔场面。蛟龙转鼓在表演形式上分“座鼓”和“转鼓”。表演“座鼓”时,鼓行前排,锣插其间,铙钹置后,号手两边,鼓只敲而不转,“转鼓”顾名思义就是鼓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几个小圆圈,指挥居中,号手两侧,在鼓转的过程中鼓槌高举一击,铙钹呈弧形围于大圈之外。

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舞蹈、曲牌、鼓点仅靠艺人们的口述或记忆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艺人们不断加工、整理,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强大的艺术魅力。蛟龙转鼓以其传统性、民族性、艺术性,成为鼓乐和舞蹈艺术结合的一枝民间鼓舞奇葩。

乾州布艺

乾州布艺是流传于陕西乾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作,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布艺,即布上的艺术,它是以布、绸、绢、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多种品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挑、拔(扎)、拼、缠、纳、叠、镶等技法来制作的一种布质工艺品。

地方特产

酸汤挂面

乾县挂面采用上乘精粉,加盐水和成面团,人工反复揉搓成长蛇状的大条,压在瓷缸内“回性”两晌,再将大条分成小条,挂在竹竿搭成的面架上拉丝。面条徐徐附落,渐渐由粗变绸,状若发丝,晾晒风干,落下大架放上案板切做八寸长短,用马莲草扎成小把。食用酸汤挂面时,先将挂面在锅中煮熟,用笊篱捞出后放入凉开水中冰过,再用筷子捞成小撮,在甑笆上滤净水浇酸汤食用。

调制酸汤:开水中兑上陈醋,加上骨头汤或肉汤,再添上五香调料煎熬,汤沸后放入香油、大油,佐以切成碎片的鸡蛋饼、葱花、韭菜、白菜心、香菜等漂稍,将挂面挑入细花碗里,浇汤即可享用。乾州酸汤挂面讲究汪(油要多)、煎(汤要热)、稀(面要少),汤清亮溢香。

豆腐脑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黄豆磨成豆瓣,去皮,放入清水中,泡至发白时捞出,倒入钢磨,磨成细浆,用过浆布过滤,倒入大锅中用旺火烧开,在烧煮过程中,用木勺把豆浆舀起,倒入,重复几次,装入桶内,倒入熟石膏水点制,停5分钟后即成豆腐脑。锅内加适量水烧开,倒入湿淀粉搅匀,下入胡罗卜丝、水发黄花、水粉丝等,煮开时即成卤汁。食用时按季节,春夏秋季在豆腐脑碗内调入蒜汁、精盐、酱油、醋、辣椒油等,淋入芝麻油即成。冬在豆腐脑碗里浇入占汁、再放人精盐、酱油、醋、辣椒油、淋上芝麻油即成。其特点是:色白软滑,味美可口。

馇酥

以马油或大油和面,用冰糖、青红丝、白绵糖为馅,做成茶盖般的圆饼,放入油锅煎炸。圆饼炸成后红中透黄,入口香酥脆甜,博得了男女老幼的喜欢。相传馇酥为唐代祭祀乾陵和神祀的供品,后传至乾州民间,延续千年,成为民间走亲访友、招待宾客的传统食品。

风景名胜

唐陵戴帽

此为“乾县八景”之首,唐陵即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位于海拔1047米的梁山主锋,凿山为穴,以山为陵。天将雨时,云缠雾绕,远远望去,犹如给乾陵戴上了一顶绵软的白帽。这一自然景观很早就被当地人发现,有“乾陵戴帽,长工睡觉”之谚语,苏东坡亦有“岭上晴云披絮帽”之佳句。

汉宫流泉

汉宫即甘泉宫,位于县境注泔乡,距县城17公里,相传注泔西沟,曾有一泉水味甘甜,水色清亮,水质纯良,水量充沛。饮之,神清志旺;洗之,肤美目明。后秦始皇巡幸于此,建甘泉宫。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九年,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后每逢盛夏,又必来此避署,饮泉思政。秦朝以后,汉朝皇亲国戚,文武大臣曾在此或巡游,或避暑,或狩猎,或沐浴,汉宫流泉,名盛一时。星移斗转,历史变迁,汉宫颓倾,甘泉涸竭,只剩瓦砾残。

五峰叠翠

五峰,即五峰山,距县城23公里,位于乾县东北界,北扼永寿,东邻礼泉,以五峰并峙而得名。古志曾云:上有灵湫,祷雨多应。今有宝泉寺、洋人房、石炕、凤凰窝等十二处景观,是旅游、观光、登山、狩猎、休闲、避暑的佳境,据《民国·乾县新志》记载“外国人伏天多避暑于此”。

双乳凌烟

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即乾陵,南二峰较低,称东、西乳峰,为乾陵之天然门户。整个山势,远远望去宛若一位仰卧于天地之间,头枕梁山,脚蹬渭河,双乳丰隆,体态优美的睡美人。古之帝王陵前,均有乳台,唯乾陵依托山势,筑台建梯,形如奶头,逼真宛然,故当地又叫“奶头山”。著名诗人郭沫若1960年来乾陵游览时;曾留下了“南对乳丘思大业,下临后土望长安”之佳句。

石马开道

此景距县城6公里,与乾陵浑然一体,乾陵朱雀门南面从两乳峰之间通向献殿的御道两侧,竖有华表,石马(翼马)、驼马、翁仲、述圣纪碑、无字碑、石狮、六十一宾王等大型精细石雕,120多尊依次排列。石马在前,双翅高振,凌空欲飞,其他石雕左右配置,被史学界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

金龙锁关

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龙塘沟。北关两岸突拢,左右峭壁,据险夷之界限,扼山谷之咽喉。漆水河流至此关,如金龙拱掌,咆哮水涛,巨龙般从峪谷喷出,跳跃关外,而后平缓,一泻千里,逶迤向南。关险水急,盘龙锁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龙岩古寺

位于乾县临平镇西北6.5公里处,座北向南,依山傍水。相传该寺为唐德宗所建。寺西北和沟坡相连,东北有耧山环绕,东临陡峭的龙塘口,南面横跨漆水河的大渡槽。寺脚下漆水河细流之旁,明万历年间已涸的温泉,今又复流。温泉水质富有矿物质,水温34度左右,可沐浴、可疗疾病。后因人为污染,温泉不再,但寺中香火甚旺。

响石名潭

潭有二,一在县东注泔乡东泔谷,人称东潭,东潭主要有:龙潭、神潭、鬼潭、白马分鬃、一线天等十多处。一在县西漠谷,人称西潭。二潭皆深不可测,其上于乱石罅中,高悬瀑布,冲激流响,訇然之声,数里可闻,故名响石潭,西潭在修乾陵水库时埋于坝下,故此景又称“东响石潭”。

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嫁于武则天的侄孙附马都尉武延基,公元701年,死于洛阳,年仅17岁。这是解放以来发掘的唐墓中最大的一座。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发掘,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墓道是一条宽约2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俑、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