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04出版的图书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04出版的图书。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1]
    书名: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别名: 作者:苏同炳 类别:名人墨迹 原作品: 译者: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页数:517页 定价: 开本:16开 装帧: ISBN:9787530662748 品牌:百花文艺出版社 语种:简体中文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内容简介

庸主当政

嘉庆皇帝收拾了乾隆朝的权相和珅,使国库大为充盈,民谚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嘉庆欲整治乾隆晚期形成的颓风,痛下杀手,可惜壮年暴崩。有“贤后”之称的嘉庆继后孝和睿皇后,贤能公正,没有让自己极有才干的儿子绵忻登基,使道光安然无事地继承了帝位。道光凡庸无能,因宠爱孝全皇后而爱屋及乌,以孝全之子奕詝(咸丰)为继承人,而后来被称为“贤王”的恭亲王奕欣,才具远胜于咸丰,可见道光毫不顾及为国择贤的重要性。

咸丰皇帝在内忧外患交相煎迫的情况下,不思励精图治,反而以醇酒美人自戕,只活了三十一岁就呜呼哀哉了,把一片残破的江山丢给了他六岁的儿子载淳(同治),徒然为野心勃勃的慈禧制造了窃权弄柄的机会。道光误立咸丰,实在是导致晚清历史走向积弱腐败的重大原因。如果他所立的是恭亲王,此后的情势或许不致如此。

慈禧祸国

咸丰临终托孤,让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辅佐同治,因猜忌而将恭亲王摒斥在权力中枢之外。慈禧利用恭亲王的不满情绪,发动辛酉政变,一举废黜顾命八大臣,实现了垂帘听政的野心,恭亲王也如愿成了政府大总管。恭亲王思想开通,识见明敏,深知当十九世纪西方侵略接沓而来的时候,非自强维新不足以立国。

他支持设立制造、船政等局的主张,以谋自造轮船、大炮,又奏请在京设立同文馆,以求培植通晓洋务的人才。他对慈禧绝非百依百顺,令慈禧大为恼火,如慈禧屡次指示修建颐和园,恭亲王就是顶着不办。慈禧借故撤掉恭亲王,用恭亲王之弟醇王奕譞取而代之。醇王志大才疏,顽固不化,唯慈禧之马首是瞻。醇王秉承慈禧太后的旨意,挪用海军军费八百万两并广收报效上千万两,修建颐和园。慈禧将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上,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为垂帘听政而除掉顾命八大臣。

为为所欲为而用醇王取代恭亲王。同治染病一命呜呼之后,为达到继续垂帘听政并进一步控制醇王的目的,慈禧不顾“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的古训,立醇王四岁的儿子为光绪帝。光绪欲变法强国,触犯了慈禧的利益,慈禧又要废黜光绪而代之以大阿哥溥俊。因列国反对,慈禧迁怒于洋人,妄想借义和团之力杀尽洋人。事与愿违,八国联军入侵,慈禧裹挟光绪出逃,不许光绪同诸国谈判停火撤军事宜,唯恐光绪摆脱了自己的控制。

宁肯亡国,也不变法。慈禧批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之但知画诺受成,为远不及她自己之英明而专断,恰恰反映她缺乏真知灼见。慈禧不懂得英国政治何以优良成功,犹以为中国在她的独裁统治之下,将来尚可有使外人惊异的奇迹出现,岂不是自欺欺人之谈吗?史学家公认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自私心极重,而又没有政治学识的庸妄女流。中国近代史共七十二年,慈禧掌权长达四十七年,实在是中国人最大的不幸。

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与“西学为用”的主张,乃是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的精义。这种主张比视西方技术为“奇技淫巧,坏我人心”的观点当然是进了一步,但这种主张的实质乃是绝对尊重大清皇朝的统治权,犯上作乱的“民权”思想决不可有。

这与李鸿章的观点是一致的。李鸿章认为,中国的政治、教育、风俗、文物,无一不优于野蛮的洋人,所不逮者,只是外国的科技制造;只要学得这些外人的长技,便足以对付洋人,其他一切,都不足道。殊不知,数千年来的专制制度和官僚政治体系,早已在根本上腐蚀了国民的道德观念,而落后保守的教育制度又蔽固了人民的思想,以致造成了官贪民愚,事事不如外国的积弱之势。

与曾国藩、李鸿章同时的郭嵩焘,在欧洲留心观察英法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制度。他向李鸿章建议,派往英法学习制造与驾驶的学生,不如让他们改学科学技术,以求实用。如果能像日本人的留学方针一样,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立国之本的制度学起,当然更好。李鸿章对此却表示不能接受。“兵乃立国之要端,欲舍此别图大者远者,亦断不得一行其志”。究竟立国之要端是不是就只需国防建设这一项呢?从一百多年中国努力从事现代化的艰辛过程看来,李鸿章的看法,大概是错了。

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吨位居世界第四,但是也有一些具有远见的外国人士说,日本维新,系从改革教育、政治、社会、军事及工商建设等全面着手,远比中国单单从事军备的改革为彻底而有效。将来中日两国一旦发生战争,中国必非日本之敌。这一预言后来在甲午战争中完全得到证实,而中国所推行多年的洋务运动,至此也完全暴露其缺点。“中体西用”的主张也破产了。

六十多万字的巨制非二三千字所能概述。全书共为二十二人立了传。中兴名臣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都有专传,“三屠”总督——“屠财”总督张之洞、“屠夫”总督袁世凯、“屠官”总督岑春煊也都着了重笔,更不用说祸国殃民的慈禧、赍志而没的光绪、长袖善舞的盛宣怀。掩卷沉思,几多感慨,几多忧愤;几多幸运——为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今。(高为)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第3版)》中的“关键人物”,自咸丰、慈禧、同治、光绪以至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刘铭传、盛蜜怀等人,在晚清中国的历史上都有其重要性与代表性,由于他们的思想言行及在政治上的施为,终于使晚清历史的发展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介绍他们的思想行为,正可看出历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

目录

自序

曾国藩

胡林翼

左宗棠

张之洞

刘铭传

咸丰、慈禧与恭王

李鸿章

翁同铄

同治与光绪

大、小醇王

端王、刚毅与荣禄

袁世凯与庆亲王

瞿鸿祝与岑春煊

盛宣怀

参考书目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