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心理学会

学术组织之一
中国心理学会(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是由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学术组织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会员。学会创建于1921年,其前身是“中华心理学会”,1935年因学会重新发起组织,更名为“中国心理学会”。
    公司名称: 外文名: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 所属行业: 法定代表人: 总部地点: 经营范围: 公司类型: 公司口号: 年营业额: 员工数: 中文名:中国心理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登记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属 性:法人社团 社团地址:北京市德胜门外北沙滩中科院心理所内 类 别:公益性、学术性社会团体

历史沿革

1920年9月,北京高等师范筹建了心理学实验室。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在其教育科中设立了一个心理系和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中国最早的心理学会诞生的条件准备。

1921年8月,南京高等师范组织暑期教育讲习会,临结束之前学员签名发起组织“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高等师范临时大礼堂举行了成立大会,通过中华心理学会简章。

1921年9月,学会开始在北平组织学会会刊编辑部和联系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发行。

1922年1月,中国第一种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出版。

1922年冬,中华心理学会总会在北平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召开,决议在各省成立分会。

1922年6月,邀请请梁启超演讲《佛学心理学浅测》。

1923年,邀请苏联心理学者叶勒索夫(Erchoff)介绍“俄国心理学最近之发展”。

1927年,由于经济困难,时局不宁,《心理》停刊,中华心理学会随之没有任何活动。

1931年暑假,几位心理学界人士又曾经发起组织过中华心理学会,并在上海开了一次筹备会,后因“九一八'事变,此事被搁置下来,中华心理学会就再没有恢复。

1935年11月,陈志韦发动组织“中国心理学会”,并拟定“中国心理学会章程草案”。

1937年1月,学会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和出版委员会,后因"七七事变“学会活动和刊物出版被迫停止。

学术活动

“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自2009年起每年召开一次,规模1000-1500人,参加者为来自中国各类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国内外心理学界知名专家、学者,是广大心理科学工作者交流成果、展示实力的最重要的学术平台,截至2019年10月已召开二十二届。

会议加强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与服务社会实践路径探索,加强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

科普教育

“全国科技活动周”

“全国科技活动周”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组织,从2001年开始,中国每年的五月第三周举办“科技活动周”,是在中国范围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活动,至2019年共举办十八届。

活动以心理所开放活动为主体,面向社会公众介绍心理科学知识,着重介绍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进展。

“全国科普日”

“全国科普日”是由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中科院心理所共同举办的科普基地开放系列科普活动,活动自2003年起开始举办,时间定在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双休日,至2019年共举办八届。

“全国科普日”以“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为主题,让社会公众更为全面的了解了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心理学的理解与感知。

学术期刊

根据2020年3月中国心理学会官网显示,学会共主办2种学术期刊。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创刊于1956年。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心理科学编辑部出版,前身为1964年创刊的《心理科学通讯》。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心理学会会徽由地球上标出的中国、天平以及中文标出的中国心理学会名称组成。

中国心理学会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悬挂,在出版物上印制,也可制作成徽章佩戴。

精神文化

团结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促进中国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心理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社会评价

中国心理学会是一个积极进取、组织健全、活动效果显著的全国科技社团,为推动心理学科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团体是普及心理科学、促进心理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原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沈爱民)。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