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全军重点建设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创办于1949年11月,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全军重点建设院校,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工程与管理、技术与指挥相结合的海军高等学府,是全军著名的军种工程大学,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校本部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140多万平方米。大学坚持德、智、体、军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严谨、求实、拼搏、创新”的校风,承担海军31.5%本科和41.5%研究生教育培养任务,为海军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军事人才,走出了近百位共和国将军和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海军军官的摇篮”。[1]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外文名: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简称:海工大 创办人: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军事 学校特色:军队“2110工程” 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校长:杨波、政治委员:孙忠义 专职院士数:马伟明、何琳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34个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 院系设置:动力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 校训:严谨、求实、拼搏、创新 校歌:《海军工程大学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道解放大道717号 院校代码:91016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何友、马伟明、梁阳等 知名教师:马伟明、何琳、朱石坚等

交通位置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安东海军学校创建。

同年11月22日,在原安东海军学校的基础上,创建大连海军学校,下设指挥、机械工程两个系。

1950年12月,大连海军学校机械工程系扩编为海军学校第二分校。

1952年,海军学校(机械分校)、陆军第198师直属机构合并组建第二海军学校。

1954年,第二海军学校更名为海军机械学校。

1955年,海军第六预备学校创建。

1957年,海军第六预备学校、海军炮兵学校(军械系)、海军海道测量训练大队合并组建海军技术学校。

1960年,海军技术学校更名为海军军械学校。

1961年,海军机械学校升格为海军工程学院。

1969年,海军军械学校撤销。

1970年,海军工程学院、海军通信学校(部分)、海军军械学校(部分)合并组建第二海军学校。

1975年,第二海军学校升格为海军工程学院。

1999年,海军工程学院、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海军工程大学。

2004年,海军后勤学院并入海军工程大学。

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7年在全国首批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学校下设1部(基础部)、6院(动力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兵器工程学院、舰船与海洋学院、核科学技术学院)、4系(信息安全系、管理工程与装备经济系、作战运筹与规划系、政治理论系)。截至2018年,共有34个本科专业。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理学

物理学类

物理学

工学

机械类

机械工程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水声工程

自动化类

自动化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水利类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测绘类

导航工程

交通运输类

轮机工程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海洋工程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

兵器类

武器系统与工程

武器发射工程

信息对抗技术

核工程类

核工程与核技术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安全工程

军事学

作战类

运筹与任务规划

目标工程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

大数据工程

装备类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雷达工程

导弹工程

无人装备工程

测控工程

电磁发射工程

装备经济管理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师资条件

截至2018年,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500多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90%以上。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马伟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琳教授,有军队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朱石坚,还有35岁破格晋升教授、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得者王东、帅长庚等一大批年轻优秀骨干,有4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进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次进入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6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有4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8人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人获得军队育才金奖。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马伟明、何琳  

"两弹一星"功臣(1人):姚树人

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王源升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名师"(1人):康颖  

全军重大专业技术贡献奖获得者(1人):刘德志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军队院校优质课程4门,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个。

特色专业: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舰船动力工程、核动力工程、军用水声工程、舰船消磁工程等  

国家精品课程(3门):大学物理(康颖)、内燃机(欧阳光耀)、舰船动力装置原理(曾凡明)

军队院校优质课程(4门):大学物理(康颖)、内燃机(欧阳光耀)、舰船物理场(林春生)、舰船动力装置原理(曾凡明)

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个):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创新研究群体(马伟明、2005年)

教学成果

截至2008年,学校获得全国和全军教育成果奖近100项,其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项、全军一等奖9项。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建立由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业余生活三大课堂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体系”  

学校曾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和全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先进单位,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  

学生获奖

截至2008年,海工大学员连续12年获得30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4个全国二等奖;2000年以来我校学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6个特等奖、27个一等奖,并捧回全国大学生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08年学校将承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67人次获中国航海学会和中国造船学会奖学金。

2013年5月12日,海军工程大学代表中国海军参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6届土耳其国际航海技能竞赛,一举夺得总分第一和4个单项比赛中的2项冠军。   这项国际赛事由土耳其海军学院于1998年创办,共设帆船、船艺、游泳和救生4个比赛项目,每年4至5月举行。中国海军此次参赛的6名选手均为海军工程大学本科学员,其中4人为首次参赛。

毕业的研究生先后有1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3人获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13人获全军、海军优秀毕业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总数在全军综合大学排名第二),获省部级表彰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3篇。张达伍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海防事业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军事学四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化学科环境。学校有2个全国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6个军队重点实验室;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含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独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含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34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海军绝大部分专业领域。电气工程学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30%。

博硕士学位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学术学位博士(7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

学科

专业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院系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

080800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兵器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01

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舰船与海洋学院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兵器工程学院

核科学与技术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技术学院

学科

专业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院系

理学

数学

070100

数学

基础部

工学

机械工程

080200

机械工程

动力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础部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

080800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兵器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00

船舶与海洋工程

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舰船与海洋学院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兵器工程学院

核科学与技术

082700

核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技术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

信息安全系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工程与装备经济系

学术学位硕士(一级学科12个)

学科

专业类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院系

工学

电子信息

085400

电子信息

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兵器工程学院

机械

085500

机械

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舰船与海洋学院

兵器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工

085600

材料与化工

基础部

舰船与海洋学院

能源动力

085800

能源动力

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军用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核科学技术学院

军事学

军事

115101

军事指挥

电子工程学院

115104

军事装备

舰船与海洋学院

管理学

工程管理

125600

工程管理

管理工程与装备经济系

专业学位硕士(6个)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2个):轮机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2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舰船动力工程

省级优势学科(2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  

省级特色学科(2个):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兵器科学与技术、核能科学与工程  

对外交流

截至2008年,学校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培养硕士、博士生,开展科研合作;先后有150多人到俄罗斯、韩国、美国等国家考察、留学;有200多名教员、学员随舰出访美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十几个外国军事代表团先后来校参观访问。学校还先后为孟加拉、越南、坦桑尼亚、刚果等国家培养近千名留学生。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学校有“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等15个重点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新能源研发中心1个,全军重点实验室2个,海军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新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5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军队一等奖35项;申请专利600多项。国际首创的“交直流电力集成新技术”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年度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交直流电力集成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先后在舰船动力系统、武备系统、信息系统等领域共申请国家专利5项,国防专利9项。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舰船新型供电系统”(马伟明)、“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李决龙、姜海波)等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两热源正反向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和优化(陈林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近60万册,电子图书260多万种,纸质期刊1000多种,电子期刊13000多种,订购有清华学术期刊、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群等10个全文数据库和75个文摘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达73000G,已基本形成以学科体系见长、海军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学术期刊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创刊于1977年,1994年曾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列为交通运输类核心期刊,1997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被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0年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学化期刊群》。主要栏目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被CA化学文摘(美)(2011)、SA科学文摘(英)(2011)、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中文核心期刊(2004、2008、2011)等收录;先后获“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 

文化传统

学校标志

校训

严谨求实、拼搏创新

校歌

《海军工程大学校歌》

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肩负着人民的期望

年轻的战友集合在一起

誓把青春献给海防

大海的波涛呼唤着我们

要像海燕搏击风浪

啊!海工

你是革命的熔炉

啊!海工

你永远充满着力量

海军一代代优秀人才

从你这里奔向万里海疆

校徽

校园文化

学校实施"大德育"工程,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确保办校治学的正确方向;积极构建"大文化"体系,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国龙狮运动协会解放军首个龙狮基地正式在学校挂牌,学校龙狮队多次参加全国龙狮大赛获奖,07年8月代表国家赴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华人龙狮邀请赛,获特别荣誉奖。新生入伍教育演讲、红安野营拉练、校园放歌篝火晚会、博士论坛等品牌传统活动效果很好。"衡阳抢险英雄群体"三次赢得胡主席亲笔批示,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同时也涌现出了"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献身海军事业的模范干部"、"云南救火三英烈"等大批先进群体,学校被评为"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

学校领导

校长:杨波  

政委:孙忠义  

知名校友

马伟明,1960年4月生,江苏扬中人,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六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致力于独立系统集成化发电、独立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等功荣立者。

何友,生于1956年10月,男,吉林磐石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指控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1988年在该校火力控制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10月至1992年11月在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7年在清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造船学会电子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863”专家、总装备部专家组成员,《现代雷达》、《数据采集与处理》、《火力与指挥控制》、《雷达科学与技术》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有:雷达自适应检测方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目标跟踪、分布检测理论及应用、系统仿真与作战模拟等。

梁阳,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海军上校军衔,曾任海军“常州舰”舰长。2004年至2006年,担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视察官。2010年,被任命为“常州舰”首任舰长。现任海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海军新闻发言人。曾获联合国维和勋章和联合国荣誉勋章、2012年,驾驭战舰驰骋亚丁湾。2013年4月被评选为2012年度中国海洋人物,2013年4月被列为全军重大宣传典型。

楼富强,男,1972年8月出生,1990年9月入伍,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辽宁舰机电部门机电长。该同志作为我国第一艘航母的机电长,刻苦钻研本职业务,组织编写《001型航母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机电部分)》第38项规章制度、10多份专业学习资料,绘制1000多份动力系统图纸,提出的1200多条装备改进建议被采纳,组织采集整理128台主要设备初始状态参数100多万个,独立排除装备故障179个,协助工业部门排除各类故障563个,为辽宁舰如期入列做出重大贡献。个人先后被表彰为“工程决战先进个人”、“航母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奖”,2013年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王文才,海军大校军衔。主研或参研科研课题14项,其中全军课题3项、海军课题10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编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荣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海军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海军教学成果奖1项。论文获全军后勤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海军优秀后勤学术论文一、二等奖各1篇、海军院校教学理论研讨优秀论文3篇。2010年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受到中宣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协联合表彰。

李决龙,长期从事海防工程建设与科研、教学工作,是海防工程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海防工程专家,现任海军某海防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参加了多项重大海防工程建设,主持完成了20多项重要课题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发明专利3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奖励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当选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2次,被海军荣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校园环境

截至2019年,大学共有6个辖区,占地总面积2411亩,主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校本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有训练场地5个,其中田径运动场2个、室内体育馆1个,射击场1个、游泳池2个。有多媒体教室60间、阶梯教室40间、语音室4间、演播室1间,还有两个大型机房。另有游泳馆、露天电影场、礼堂等文体活动场所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