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理学院

中北大学理学院

中北大学下设的普通二级学院
中北大学理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在原数学系、物理系、工程力学系的基础上,合并基础化学教研室和应用化学、土木工程两个专业组建而成(后相继成立化学系、土木工程系)。建院以来,学院秉承“致知于行”的校训和“明理笃学”的院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理科人才为已任,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
    中文名:中北大学理学院 外文名: 简称:中北大学八院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中北大学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7 硕士点:21个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致知于行 校歌:再铸辉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来金烈、尚宏、张文栋、侯玉琢 知名教师: 英文名:School of Science,NUC 类别:中北大学下设的普通二级学院 学校类型:综合(学院类型:理科) 属性:小211工程;2011计划;卓越计划 所属地区:山西太原尖草坪区 现任校长:刘有智(八院院长:靳祯) 主要院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力学系、土木工程系 学校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学院路3号 博士生导师:9 硕士生导师:48 教授:26 副教授:41

学院简介

截止到2014年,学院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9个本科专业,拥有数学、物理、化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工程力学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及建筑与土木专业学位授予点,其中应用数学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各类在校生2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80余人),在数学学科具有教授自评权,物理学科具有副教授自评权。2012年理学院计划招收本科生500人,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约100人。

建院以来,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国家973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以及省部级科研和教改项目100余项。2012年科研经费达到1000余万元。

近几年,理学院依托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已经形成高水平的从本科到博士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注重数理基础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倡导认真严谨与开拓创新的学风、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理学院的办学特色。在历年来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国际数学建模竞赛获二等奖8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2项,获得全国挑战杯三等奖2项。在历年来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通过率名列全校前茅;2011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名列全校第一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学科设置

数学与统计学科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1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山西省委联系高级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西省教学名师5人、校级教学名师1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选各2人、5人担任省级以上学会的常务理事、4人担任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及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学科下设3个研究所,11个研究室(平台),1个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和1个高性能计算工作站。在生物数学、组合数学、图像信息处理的数学理论、非线性泛函分析、现代优化方法及应用、动力系统理论与应用、统计学及其应用等方向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拥有数学建模创新教育基地和若干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保证学生课内外的实践教学。

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计40余项,合计科研经费6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发表科研论文共计560余篇,其中被SCI、EI索引200篇。靳祯教授团队的1篇国际论文入选“200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着5部,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项6项,其中一等奖1项。

物理学科

物理是一个一级学科,复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等多个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我校的物理学科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和建设,逐步形成介观物理、功能材料物理、光电信息物理、计算凝聚态物理和微纳传感技术等5个研究方向;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合计300平米,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500平米,仪器设备值合计近2千万元,为学科发展提供重要实验支撑;并逐步形成加强基础、理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实行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开发相结合,以推动经济建设为目标,努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物理学科现有教师和教辅人员4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6人;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8人;留学归国人员有7人,特聘外籍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名师5人。主持完成教育部重大教改项目(世界银行贷款)一项,山西省教改项目5项;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学术刊物发表30多篇,国外学术刊物发表篇10篇。在学术会议发表9篇。SCI、EI、ISTP收录20多篇。并且主持国防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19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

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其余均为讲师,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0人。29人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其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和博士后的教师5人,并有在读博士2人,博士化率达到76%,硕士化率达100%。有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人选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人,山西省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名。3人担任省级以上学会的常务理事,4人担任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化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承担国家自然基金5项,各类省部级项目22项,横向课题8项以上,科研经费综合达800余万元。

近三年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00余篇,被SCI索引120余篇,被EI收录56篇,出版学术专着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奖7项,出版教材3部。有校级示范性实验室基地1处,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并有“化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工程力学学科

学科现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4人博士在读;有山西省教学名师2人,校教学名师7人。近五年共出版教材5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基金和教改项目4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集中建设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等多门课程,其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被评为2003、2004年的省级精品课程。

学科现有一个校级工程力学专业实验室,下设流体力学实验室、振动力学实验室以及性能测试实验室,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教学手段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支撑;并为相关学科学生的培养提供了支撑。2011年获批并正在建设一个山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

学科拥有土木工程本科及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教师17人,其中有副高职称以上5人,已获博士学位的教师有9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2人。有山西省高校工委、教育厅联系高级专家1人,山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联系高级专家1人,山西省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岩土工程首席专家1人,国家注册土木工程类工程师9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山西省自然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省煤炭联合基金等科技项目各1项。近两年申报国家专利12项,已获授权3项。

办学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院师生脚踏实地,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目标,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学院。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