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容止

世说新语·容止

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十四门
《容止》是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十四门[1],讲述了39则魏晋时代评论人容貌、态度、举止的故事。六朝士人作为魏晋一个特殊的阶层,对“容止”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容止》映射出魏晋时期士人审美情趣及精神状态,为探究魏晋时期士人生活状况提供了一定依据。
    书名: 别名: 作者:刘义庆 类别: 原作品: 译者: 出版社: 页数: 定价: 开本: 装帧: ISBN: 中文名:世说新语·容止 创作年代:南朝宋 作品出处:《世说新语》 文学体裁:文言文

题解

容止指仪容举止。容止,在本篇里有时偏重讲仪容,例如俊秀、魁梧、白净、光彩照人;有时也会偏重讲举止,例如庄重、悠闲。主要是从好的一面赞美,个别也讥弹貌丑。有相当一部分条目是直接描写容貌举止,也可能着重写某一点,例如眼睛、脸庞,或者某一动作,例如弹琵琶。

有一些条目只是点出“美姿仪”等,而不做具体描写;有的用侧面烘托法,表现人物容止之美。例如第19则说的“看杀卫玠”;第14则记王武子“俊爽有风姿”,可是看见卫玠就感叹“珠玉在侧,觉我形秽”。都没有正面涉及卫玠的容止。有时也用对比的手法,如第3、4、17则.或者用品评的方式说出,如第30则。

士族阶层讲究仪容举止,这成了魏晋风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容风采有时甚至能借以活命或办成事情。例如第23则记陶侃因苏峻作乱事欲杀庾亮,可是见到庾亮后就不一样了,“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从此足见注重容止是当时的风尚。

另外,在赞美声中还可以看出一些名士羡慕隐逸、追求超然世外的举止风姿。例如第33则赞叹“此不复似世中人”,第36则欣赏“寝处山泽间仪”。这大概都因顾盼生姿、闲适自得而引发人们超尘出世之想。

后世评价

魏晋时代,文人名士讲究容貌之美,在《世说新语》里留下《容止》一篇,记录当时许多人的容貌故事。

有一段叙述关于何晏的美,特别有趣。何晏皮肤白,魏文帝曹丕怀疑他敷粉,化妆过,不是真的漂亮,就想测试一下。夏季大热天,赐一碗热汤面给何晏吃。吃完,何晏一头一脸都是汗。他用红色衣袖擦汗,擦完,皮肤还是一样洁白干净。

“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世说新语·容止》的文字很动人,形容色彩的“朱”与形容光亮的“皎”二字都用得好。像电影画面,静止在曹丕凝视何晏的擦汗动作。朱红衣袖,皎白面容,现代人很难想象这是帝王与朝臣的关系。川端康成的小说里常有这样的画面,是皎洁月光下艳丽如花的女子。日本美学受魏晋风气影响,对美,可以深情致死,渊源上溯《世说新语》。

竹林七贤中嵇康的美也是有名的,《世说新语·容止》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一连用了好几个比喻,说他——“萧萧肃肃”、“肃肃如松下风”、“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他的美像一棵孤高的松树。嵇康死亡的画面也惊人,走向刑场的时刻“夕阳在天,人影在地”,大喝一声“广陵散从此绝矣”,俯首就戮!死亡像是美的极致完成。

《世说新语·容止》中很令人惊异的是当时女性对男子美丑的极端反应。潘岳极美,少年时出游狩猎洛阳道上,“妇人连手共萦之”,如同今天粉丝追逐围绕影歌星帅哥。但是下面一段反应很难想象。诗人左(思)太冲“绝丑”,也仿效潘岳出游,引起女性众怒,“群妪齐共乱唾之”。“妪”是上年纪的妇人(可见粉丝不止于少女)。一堆大妈大嫂嫌左太冲丑,围着他吐口水,这画面好笑,让人喷饭。

《世说新语·容止》多谈男子的美,卫玠也是当时著名俊男,公元311年永嘉之乱,他从江西南昌(豫章)到了下都南京,闻名赶来看他的人“观者如堵墙”。为了看帅哥,人群挤到密不透风,而且是大逃亡期间,听来有点夸张。北方胡人兵马一路屠杀,战争打到如火如荼,帅哥却还是要看的。

卫玠这个故事更夸张的还在后面:卫玠本来身体不好,一个新移民,每天被人群围着看,“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卫玠到南京一年就被“看死”了。这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世说新语·容止》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看杀卫玠”,活生生把一个人看死了,今天的八卦新闻标题也很少这么耸动有创意。

读手帖常常会以为时代感伤,其实或许不然,最悲惨的人性荼毒里,人也还是知道如何作乐的。

王羲之的容貌在《世说新语·容止》也有描述,用了八个字──“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许多人以为说的是书法,大概觉得把“书圣”描写成帅哥有点不敬。《晋书·王羲之传》也把这八个字解读为是在称赞王羲之写的字。其实不然,《世说新语·容止》中这八个字很清楚说的是王羲之的人,是他潇洒自在、有神采的容貌举止,像天空飘浮的流云,像被惊动的矫龙,漂亮俊挺活泼。《世说新语》不是官修历史,不必有官方的虚伪矫情。《世说新语·容止》关心的是人,不是书法,一头栽在字的好坏里,斤斤计较,大概只有傻相或鄙吝相,是不容易有“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神采之美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