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净观

不净观

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
不净观,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1]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之一;不净观与数息观,合称二甘露门;此外,观身不净,也是四念处之一。不净观通过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不净现象,消除自身对欲望的贪恋,是对治贪欲的关键方法,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法门。佛教认为,修持禅观,获得解脱,必须首先断除贪淫,否则不能得到成就。如《楞严经》中,佛祖释迦牟尼嘱托弟子阿难:“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中文名:不净观 外文名: 别名: 性质:佛教禅观修持的重要方法 出处:五停心观 性能:消除自身对欲望的贪恋

成就条件

不净观成就的条件《禅法要解经》“若犯禁戒,不可忏者;若邪见不舍;若断善根及三复障,所谓厚利烦恼、五无间罪、三恶道报;如是等罪,不应习行。又摩诃衍中(注:指大乘,即菩萨法门)菩萨利根,有实智慧福德,因缘不同,其事若不任习行,当诵经修福,起塔供养,说法教化,行十善道。”

《禅秘要法经》:“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欲学三世佛法,断生死种,度烦恼河,竭生死海,灭爱种子,断诸使流,厌五欲乐,乐涅槃者,当学是观。此观功德,如须弥山。流出众光,照四天下。行此观者,具沙门果,亦复如是。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学此法者,当离四种恶。何等为四?一者,净持禁戒,威仪不犯。于五众戒,若有所犯,应当至心忏悔清净。戒清净已,名庄严梵行。二者,远离愦闹,独处闲静,系念一处,乐少语法,修行甚深十二头陀。心无疲厌,如救头燃。三者,扫偷婆(注:指佛塔)涂地,施杨枝净筹,及诸苦役,以除障罪。四者,昼夜六时,常坐不卧,不乐睡眠,身倚侧者,乐常冢间,树下阿练若处。食若鹿食,死若鹿死。若有四众行此四法者,当知此人是苦行人。如此苦行,不久必得四沙门果。”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