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东汉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现代汉语解释有三种行为被称为不孝,第一种是一为顺从父母之意,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第二种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迈,身为人子却不谋官位以赡养父母;第三种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无人继承香烟。其中,以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最为不孝。
  • 作品名称:
  • 作者:孟子及其学生
  • 创作年代:战国
  • 作品出处:《孟子》
  • 作品体裁:
  • 中文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文学体裁:语录体散文

基本资料

​【注音】bú xiào yǒu sān ,wú hòu wéi dà

【解释】后:后辈所应尽的责任。不孝的事有三件,以不娶妻而无子嗣最重大。常用来劝告已过适婚年龄而还未结婚的人。 今多用以指未生男孩,断了祭祀祖宗的香火。

【出处】《孟子·离娄上》第二十六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中性词。

【近义词】香火断绝、 后继无人、 绝代无嗣、断子绝孙

【反义词】传宗接代、 代代相传、 香火不断

【英语翻译】No posterity is the greatest of the three unfilial acts。

作品介绍

作品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作品出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着作。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着书。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作品翻译

孟子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虽然没有禀告,但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

东汉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

汉族传统上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历史上长期有设立宗祠和祖坟的传统,在现代,汉族民众依然保留着清明节上坟的习俗。传统上,男性后裔肩负着祭祀祖先,上坟扫墓的职责,如果一个家庭没有男性后代,其先祖就会无人祭祀,成为“孤魂野鬼”,这一情形被称为“绝后”,也就是最大的不孝。所以,重视“传宗接代”成为汉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

现代有人认为此句的意义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他们认为这里的无后并不是没有后代的意思,是指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的意思。但是舜帝在外地娶妻的说法没有依据,而“没有尽到后辈责任”的说法则太过笼统。而原文也没有提到其他两孝具体为什么。

断章取义犹不可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历史由来战争不断,人丁稀少,假设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集权,必会鼓励生育,人口既是财富。全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岂可只断前半句?

解释二:“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应为舜没有告知父母就娶,是因为没有后代。而后才有“君子以为犹告也”。

作品赏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至今日被曲解其意,认为是不生养便是无后。然其原句后接: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也就是说,孟子的原话里,并没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含义。

后来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 。

某注:本是无定论的说法,而且赵岐的说法得到学术界较多认同,哪个竟敢言之凿凿地说是误解千年!?

某批:试观无后(不娶嗣)的家庭,哪个晚年幸福?故而以家族利益考虑,无后为大!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着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