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桥遗址

上海马桥遗址

上海市闵行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马桥遗址位于上海闵行区南部,东经121°18′,北纬30°0′,马桥镇俞塘与竹港的汇合处,俞塘北岸,该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上海马桥遗址海拨4.46一6.29米,东西宽60米,南北长80余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4000多年前村落遗址。第五层为青灰土,深210一270厘米,东半部出土以素面为主的泥质灰色、黑陶和夹砂红陶。器形有实足岙、圈足盘、宽把杯、贯耳壶和丁字形足鼎,也发现了建筑遗迹、蛤壳坑和墓葬,为良渚文化层。1977年,上海马桥遗址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古文化遗址保护地,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上海马桥遗址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上海市闵行区
  •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
  • 占地面积:5000
  •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开放时间:
  • 批准单位:国务院
  • 编号:7-0135-1-134

历史沿革

1959年,上海马桥遗址被马桥镇村民发现。

1960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这一次的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

196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为589平方米。

遗址特点

上海马桥遗址位于上海闵行区南部,东经121°18′,北纬30°0′,马桥镇俞塘与竹港的汇合处,俞塘北岸。是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海拨4.46一6.29米,东西宽60米,南北长80余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4000多年前村落遗址。上海马桥遗址包含着三层不同文化:上层是晚期印纹陶遗存;中层是早期泥质印纹陶遗存;下层叠压着一层典型的良渚文化。

文物遗存

上海马桥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经发掘发现遗址包含着三层不同文化:上层是晚期印纹陶遗存;中层是早期泥质印纹陶遗存;下层叠压着一层典型的良渚文化。

印纹陶遗存在地层上是分为中、上两层的。根据地层的不同将印纹陶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大部分遗存的年代相当于商。早期遗物发现有斜刃小铜刀和长条铜凿。石器有双肩锄、镰、穿孔半月形刀、斜柄刀、犁形器、有段锛、穿孔翘刃钺、双翼带铤镞等。陶器大都拍印纹饰,云雷纹、鱼鸟纹往往组成带形,瓦足鼎、凹底罐、禽形壶、高圈足豆、簋、尊、觯、觚等,是代表性的陶器晚期属春秋战国时代。晚期遗物中,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和印纹硬陶三种。印纹硬陶呈深褐色,硬度很高吸水性小,以米字纹、方格纹、席纹等为主要纹饰。

良渚文化层内发现居住遗迹和墓葬。居住遗迹仅存红烧土硬面和排列一圈略呈圆角长方形的小型柱洞。发现文物有夹砂陶釜、泥质灰陶罐和石镞等残器,以及碎陶片和红烧土块等。墓葬有10座,出土的穿孔石铲、石镰、有段石锛等磨制较细。陶器造型精巧,较普遍地采用轮制,以泥质灰陶、黑陶为主。纹饰主要有弦纹、压划纹、针刺纹和镂孔,偶见彩陶。代表性的陶器有丁字形足鼎、浅盘高圈足豆、双贯耳圈足壶、带盖三贯耳簋、宽把杯等。

历史文化

上海马桥文化

考古工作者对马桥遗址青铜时代的早期印纹陶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称为“马桥类型文化”。马桥类型文化的年代应相当于夏商时代它的分布范围,据发掘和考古调查资料证明,除太湖流域外,还包括浙北地区。马桥类型文化继承了良渚文化的传统,与浙南、闽北、赣北地区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诸文化遗存密切联系,与中原地区夏商文化存在一定联系。所以马桥类型文化可能起源于良渚文化,而接受了南方印纹陶和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马桥类型文化的去向,可以从上海亭林遗址上层文化遗存中找到线索亭林类型的陶鼎镂孔硬陶豆、灰陶三足盘、石镰和三角形带柄石刀,都是继承马桥类型文化而来,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有的学者认为马桥类型文化是良渚文化接受印纹陶文化和商文化影响的产物,应是越文化的先驱。

研究价值

上海马桥遗址的两次发掘,进一步增进了对于中国东南地区古文化面貌的认识,并有一定的收获。充实了良渚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揭示了太湖地区青铜时代早期印纹陶遗存的面貌,并为研究这一地区古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依据。由于上海马桥遗址的发现,考古学界把上海成陆史上推2000年。

保护措施

2013年,上海马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马桥镇党委书记陈振华回应公众提议说,马桥遗址公园建设已进入方案公开征集阶段,一期300亩中的150亩年底前建成并对外开放。

2018年10月,位于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内的马桥文化展示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上海马桥遗址位于马桥镇俞塘与竹港的汇合处,俞塘北岸。

交通信息

从上海市市区出发经地铁1号线、地铁5号线、闵行9路后达到上海马桥遗址。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