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上海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中国国家AA级景区
福泉山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西,属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福泉山因原有甘美的井泉而得名,又名薛道山、覆船山,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约94米,南北宽84米,高7.5米。[1]
  • 中文名:上海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所处时代:
  • 占地面积:
  • 保护级别:
  • 开放时间:
  • 景点级别:AA
  • 自然景观:草原,山岭,丘陵,火山,江河,湖泊
  • 适合人群:白领,商务

历史沿革

1979年来,上海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先后3次发掘,面积约2150平方米。经清理,在灰黑色土层中,发现87座西汉墓和4座战国晚期的楚墓。

出土器具

土台东部已发现31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墓葬,出土大量玉器,有琮、壁、璜、斧、钺、环等,都是礼器、祭器和饰物,制作精美,工艺水平甚高。

还有石器、陶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有的墓中有双手反缚状的陪葬者的骨骼,说明这里是一处部落首领的墓地。

北部有距今5000年左右的“崧泽文化”墓葬18座,叠在上面的有战国墓4座、西汉墓96座。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地下的灰黑土层以下,是三层灰黄。

在灰色和黄褐色土中发现良渚墓葬18座,墓内陪葬物制作精细,为新石器时代罕见的珍品。黄褐土层下是黑褐土层,发现17座崧泽晚期墓葬,其中有同性合葬和男女合葬,在太湖地区属首次发现。

历史年表

黑褐土层下又是灰黑土层,属崧泽文化早期古人的居住地遗址,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上海先民的生活面貌。

遗址一层层土色变化,反映了马家浜、崧泽、良诸文化早晚有序的文化层叠压关系,可看作是一份距今60OO年至2000年的上海远古时代的历史年表。该古文化遗址被誉为上海的“金字塔”。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