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鳞

三道鳞

鲤科鲤属类
三道鳞,又名三花鲤鱼、德国鲤鱼、三道鳞、铁背鱼,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镜鲤属。我国的三道鳞是从原西德引进的,经过黑龙江水产研究所20多年的系统选育,已选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的德国镜鲤选育系。选育系最显著的特点是比原种在抗寒、抗病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中文名:三道鳞 拉丁学名: 别名:三花鲤鱼、德国鲤鱼、三道鳞、铁背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鲤形目 亚目:鲤亚目 科:鲤科 亚科:鲤亚科 族: 属:鲤属 亚属: 种:鲤鱼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保护级别: 分布:德国、黑龙江

名称由来

又名三道鲤、镜鲤,是鲤鱼的一种,身上有三条比较粗大的鱼鳞,故得名三道鳞。这种鲤鱼个大体肥,而且肉质非常鲜美,鱼刺适中,只有靠近鳍的两侧和中间靠近尾部的地方有鳞,而且中间的鳞也只有三片。

形态特征

该品种体侧扁,背高体厚,腹部圆无棱突,头较小,眼较大,侧上位。口前下位呈马蹄形,上下颌可伸缩具颌须2对。臀鳍起点与腹鳍基相对,第三根硬刺后缘呈锯齿状。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倒数第4~5根分枝鳍条下方,最后一根硬刺呈锯齿状达尾鳍基部。胸鳍末端圆,腹鳍尖末达肛门。尾鳍叉形。

品种

三道鳞又称镜鲤(德国)。德国镜鲤体形较粗壮,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头较小,眼较大,体表鳞片较大,沿边缘排列,背鳍前端至头部有1行完整的鳞片,背鳍两侧各有1行相对称的连续完整鳞片,各鳍基部均有鳞,个别的个体在侧线上见有少数鳞片。侧线大多较平直、不分枝,个别个体的侧线末端有较短的分枝。体色随栖息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异,通常背部棕褐色,体侧和腹部浅黄色。德国镜鲤性成熟年龄雌鱼3~4龄,雄鱼2~3龄。繁殖水温17~25℃,最适水温19~22℃。

优势和生长

德国镜鲤鳞片少、生长速度快、含肉率高、肉质好,已被全国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适合在我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在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较优的饲养条件下,德国镜鲤生长速度非常快,在黑龙江地区(生产期120天)当年可育成规格达150克的鱼种,2龄商品鱼规格可达1公斤以上。饲养成活率达98%左右,越冬成熟率达96%。在德国镜鲤的养殖密度与其它鲤鱼的养殖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德国镜鲤的生长速度超过其它鲤鱼的生长速度。

衍生品种

松浦镜鲤是在德国镜鲤选育系F4基础上,采用混合选择方法,从1998年开始继续选育3代后获得的体型完好、背部较高而厚,生长快,抗寒力强,繁殖力高,体表基本无鳞的新品种。该品种头小背高,可食部分比例大,鳞片少;与德国镜鲤F4相比,生长速度快30%以上,1、2龄鱼平均越冬成活率提高8.86%和3.36%,3、4龄鱼平均相对怀卵量提高56.17%和88.17%。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中养殖。

抗病镜鲤新品种选育

“抗病镜鲤新品种选育”项目组自2004年开始,针对鲤鱼网箱集约化养殖出现的大规模死亡现象,采用分子辅助育种手段,利用群体有益遗传变异开展抗病鲤鱼新品种选育工作。

历经12年的科技攻关,项目组利用PCR序列比对法和电镜病毒捕获法,结合病状特征和病原流行病学,确诊导致镜鲤等爆发性死亡的病原为锦鲤疱疹病毒(CyHV-3)。通过深度测序,获得了在抗病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及信号通路,完成了鲤免疫相关基因挖掘与SNP提取、抗病性状QTL定位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抗病性状密切相关的基因标记,锁定抗病性状主要位于镜鲤7个连锁群上。

目前抗病镜鲤已选育到F3代,平均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51.3%,形成鲤抗CyHV-3的F3核心选育系1个,保存抗病核心育种群体5000尾。10月10日,“抗病镜鲤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了农业部渔业渔政局组织的专家组现场验收。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英杰、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常亚青、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于翔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建议下一步应扩大繁殖规模及养殖区域,进一步提高筛选标记准确性,并运用到其他鲤鱼品种中,从而充分验证选育镜鲤的抗病性的同时,全面提升鲤对CyHV-3感染的成活率。

做法

1、新鲜三道鳞,宰杀完毕,将鱼剁成两段(锅小),鱼身两侧切几刀(容易入味),洗净备用。

2、将葱丝、姜丝、蒜片、胡椒粉、酱油、醋、酒、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好放入碗中。

3、锅内放入适量的油烧开(油多汤腻),放入调料炒出香味后,加汤(水)。

4、将鱼放入锅中,添汤至漫过鱼身,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炖。

5、煮有30分钟后,加盐,然后继续炖。

6、一般炖一个半小时左右,这样鱼肉才能入味,出锅前洒上点香菜沫最好。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