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五门

三朝五门

汉语词语
三朝五门,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曰:“天子及诸侯皆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诸侯三门”。这就是“三朝五门”的由来。
    中文名:三朝五门 三朝:外朝,治朝,燕朝 五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记载: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

三朝

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迁,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朝,入阖;宋代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每五日及朔、望一参)。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五门

外曰皋门,二曰库门,三曰雉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皋者,远也,皋门是王宫最外一重门;应者,居此以应治,是治朝之门;库有“藏于此”之意,故库门内多有库房或厩棚;雉门有双观;路者,大也,路门为燕朝之门,门内即路寝,为天子及妃嫔燕居之所。”

历代情况

实际上,自战国以后,都城宫室制度中,循此制者无几,隋代恢复三朝五门制度,唐长安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建设,基本布局没有太大的变化。唐长安有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和三朝(外朝奉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

元失此制,明南京宫殿则又用此制,其五门为: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三殿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南京作为留都,北京的建设基本按照南京的布局。清朝仍然以北京为都城,顺治时,将大明门改为大清门。奉天殿改为太和殿,乾清宫改为处理日常政务之所,其他没有作太大的变动。

明代五门为:大清门(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而清代来说这个五门的位置就是从天安门开始,然后端门、午门、太和门和乾清门,三殿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朝五门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

清朝情况

三朝,对应三殿:(由外至内)太和殿;颁布重要政令、天子登基、大朝会、皇帝庆寿等。中和殿;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之用。保和殿;宴会、殿试进士。

五门:(由外至内)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紫禁城和三朝五门相对应的是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和太和门,这是明代的。到清代时因为使用的不同,明代常朝是在太和门,到清代从康熙开始把常朝挪置乾清门,这样从清代来说这个五门的位置就是从天安门开始,然后端门、午门、太和门和乾清门。通常认为,天安门以外是外朝,午门以内是治朝。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