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汤

三合汤

湖北郧阳小吃
三合汤是始源自湖北郧阳地区的一道汉族名小吃。郧县三合汤因其起源于同治年间的郧县而得名,当地人也说,三合汤是三种主要食品成分的组合,因此叫做“三合”,一碗正宗的三合汤中都含有当地农户的红薯粉、牛肉片以及碗中几个小饺子。三合汤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属郧县风味美食。
  • 中文名:三合汤
  • 外文名:
  • 分类:汤
  • 口味:酸辣
  • 英文名:Sanhe soup
  • 王氏三合汤咏:鲜香滑嫩牛肉片,晶莹剔透粉丝缠,玲珑小巧玉仙饺,味美可口客心欢。
  • 主要食材:牛肉片、红薯粉、小饺子

郧县三合汤

简介

郧县三合汤因其起源于同治年间的郧县而得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属伊斯兰教风味美食。中国名吃,灿若星河,湖北郧阳三合汤,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传说

据传,郧阳三合汤起源于400多前的明万历元年(癸酉年),鄂豫陕三地秀才赶考。八月八日,郧阳城大雨倾盆,只好暂住,巧遇三考生同住一客栈,畅聊达旦。次日行前,一考生提议各寻一家乡特产烩为一锅,共食之,以示纪念。n因三秀才各自推崇思想(儒释道)不同,故河南考生寻牛肉以代道家,湖北考生寻红薯粉条以代佛家,陕西考生寻饺子(猴头)以代儒家,置于一锅烹煮。顿时,客栈内浓香四溢,吃上一碗,汤汁鲜美,粉条爽滑,牛肉劲道,饺子糯软,口感又鲜又香又辣。“郧阳万历三合汤”由此诞生。揭榜之时,三位考生均榜上有名,更增加了万历三合汤的吉祥。

传承

郧阳三合汤最早进驻十堰,是在1987年,坚持做下来的有“何记三合汤”和老字号郧县三合汤等。据不完全统计,十堰城区大大小小三合汤店约有40家左右,但成规模的也就五六家,而且大部分都是家族式的经营模式。由于三合汤制作工艺有讲究,大部分经营者都不情愿把关键手艺外传,导致三合汤难以深度推广。业内人士认为,郧阳三合汤之所以在本地能站稳市场,关键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三合汤起源于十堰,人们热衷于品尝这种传统小吃;地利就是三合汤必备的主料红薯粉丝、牛肉和“猴头”,均采自本土地产,只有依靠本土材料,才能做出口味纯正的三合汤。

数百年来,“三合汤”已成为郧阳地方的一道名吃,更是郧阳饮食文化的一种标志。三合汤富于浓厚的乡土情怀,吃三合汤已在郧阳成为一种时尚。75岁的王光友老先生,在传承祖传三代做三合汤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风味独特的“王氏三合汤”品牌。把鲜香滑嫩的牛肉片,水淋晶亮的红薯粉条,翘似小船的玉仙肉饺,浇上名贵滋补的中草药熬制的牛骨汤,舀上红亮的辣椒油,再撒上翠嫩的香菜、葱花和味精、胡椒粉,醇香弥漫,鲜辣可口,驱寒增暖、壮身提神的三合汤即可一饱口福。人说“郧阳王氏三合汤,几天不吃想得慌”,就是中肯评价。

王氏三合汤以其精妙的香味,独特的风味,在郧县乃至鄂西北毗邻地区独领风骚近百年。“郧阳王氏三合汤”商标已经在工商部门注册,郧县已经把“王氏三合汤”作为对外推荐的旅游饮食品牌。

做法

三合汤的制作需直径约为1米的大铁锅,锅中间圈着一只大砂罐。据介绍,这个是为了隔开内外食物和汤的主要配料。人走到锅边,嗅见那扑鼻的浓香,看着绛红的卤牛肉,粗壮长嫩的葱白子,鲜红尖角的老辣椒,橙黄油泛的热汤汁,给人的感觉是:汤浓醇鲜,原料丰富。一碗由牛肉、鲜水饺、红薯粉制成的三合汤下肚,浑身暖和,具有解疲乏、治哮喘、疗风湿的食疗作用。

1.泼制辣椒油

选用上等干朝天椒用绞馅机绞碎,纳入瓷盆中,浇入烧至七八成热的牛油(一般500克辣椒,需用牛油1500克)。一边浇油,一边用竹筷迅速将辣椒与牛油搅匀。

2.腌制牛肉

选用公黄牛净肉10千克,分割成1千克左右的小块。净锅上火,掺入清水5千克,放入大料50克、桂皮25克、花椒20克、生姜片100克、小茴15克、香叶10克,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熬30分钟,至香味四溢时离火晾凉,打去料渣,把5克硝盐溶化其中,制成香料水。

取净桶,放一层牛肉后洒适量香料水,再撒上一层食盐,再放牛肉,再洒香料水,以此方法把牛肉腌完,最上面要多撒些食盐,然后把桶口盖好,待48小时后便可取出,用清水清洗干净。

3.熬汤、煮料

取一口大锅,锅中放一个瓦圈(瓦圈形状下大上小,其用途是起分隔作用,圈外煮牛肉,放香料包等,圈内专供煮水饺和烫制三合汤所用),掺入清水,再放入焯水后的牛腿骨两根,适量腌制好的牛肉和一剖两半的新鲜大白萝卜,以及香料包(香料包里有大料、桂皮、花椒、辣椒节、生姜片、三柰、草果、小茴、香叶等),烧开后下入葱段,调入料酒、精盐、鸡精、牛油,用中火熬30分钟后,捞出萝卜,再煮1个小时后,捞出牛肉,锅中已带有香鲜味的汤汁即可用于烫制三合汤。

4.制作水饺

把煮熟的萝卜晾凉后,再加适量新鲜牛肉一起剁细,纳盆,调入姜末、葱末、芹菜末、蒜苗末、精盐、胡椒粉、味精、鸡蛋液搅成馅;用精面粉制成饺子皮后,取馅包成饺子(郧阳人称此种水饺为“猴头”)。

5.烫制三合汤

先将煮熟的牛肉晾凉切薄片;红薯粉条用温水泡软;香菜、蒜苗切碎末。

取适量牛肉片放入竹笊篱中,上面放泡好的粉条,放入锅圈内上下提起烫热,每提一次,用笊篱下滴的热汤把汤碗烫一下,烫三四次后,提出竹笊篱,把粉条、牛肉片反扣在汤碗中,调入胡椒粉、味精、酱油、香醋、牛油辣椒,然后放入7个在瓦圈内煮熟的水饺,舀入锅内滚烫的鲜汤,撒上香菜末、蒜苗末,一碗红亮清香、辣麻烫鲜香的三合汤便制成了。

经营

三合汤经营最红火的是冬春两季。特别是立冬以后,三合汤店铺便会有应接不暇的食客,座无虚席,人们吃着、品着,还不时发出阵阵唏嘘声。男人吃得满头大汗,女人吃得泪垂唇边,一碗三合汤下肚,浑身暖和,具有解疲乏、治哮喘、疗风湿的食疗作用。

三合汤从古到今为郧县著名小吃,故有“到了郧阳不吃‘三合汤’等于末到郧阳”之说。

湖南新化三合汤

简介

所谓三合汤,是以牛血,牛肉,牛百叶和三者合汤而成。其味酸辣,是湖南新化的地方菜。它选嫩厚的牛肚皮切条,新鲜的嫩牛肉切片,细嫩的熟牛血切块,佐以八角、桂皮、茴香汤,浇上山胡椒油和米醋,再撒上辣末和香葱。其色艳斑斓,其味香、辣、酸俱全。一匙三合汤下肚,往往是脑门冒汗,腹内起火,嘴巴收不拢,但稍作回味,便会口中生津,胃口大开,精神爽朗,忍不住又把汤匙伸出去,人戏称,喝三合汤犹如看火爆动作片,新鲜、刺激、来劲,比喻倒也贴切。

传说

相传,三合汤沿于苗俗,苗人是古时“梅山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日,一老翁云游至横阳山寨,恰遇山民宰杀老牛,围观者甚众。突然一山民口吐白沫倒地,众人惊骇不已。老翁上前命山民取牛血一碗,牛肉、毛牛肚各一片,加入三个红辣椒,煮沸急饮,患者顿时出汗即醒,神清气爽。当众人欲觅老翁仙踪时,老翁驾祥云消失在苍茫的横阳山岩中。

此方确有除寒祛湿、通经活络之功效。但此传说给三合汤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倒是史书上记载的文字比较客观,令人信服。据史料记载,南宋景炎2年(1277年)3月,新化人张虎起兵抗元,统帅威猛剽悍的梅山骑兵,长驱直入,所向披靡。一举收复新化、安化、益阳、宁乡等县,但后遭元朝重兵残酷镇压,张虎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元人为防梅山骑兵东山再起,在梅山地区大肆杀马,杀完马之后杀牛。由此梅山也产生了杀牛的牛市和三合汤独特的名茶。“桥头屠担横陈,尘垢牛粪满地。屠牛村夫,汗流浃背。”这就是新化铎山(今属冷水江市管辖)牛市繁忙兴旺的历史写照。三合汤经过几百年而传到今天。

张虎和他的“战马嘶鸣落日圆”的悲壮形象,虽经700多年岁月风尘的磨砺,已渐渐模糊,但他那如虹的浩气,仍将充溢人们的胸襟。吃起三合汤,人们也会念叨起张虎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新化三合汤” 又称“霸王汤”,相传晚清大臣曾国藩在湖南组建“湘军”时,“湘军”士兵因为长期生活在野外、湖区,患风湿病的日见增多,致使士气低落。于是曾国藩用重金聘请名厨,精心调制了一种去风湿病的“三合汤”,作为士兵佐膳的菜肴。曾国藩特意将该汤赐名“霸王汤”。从此,“三合汤”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据当地人介绍:“三合汤”不仅可以增强食欲,促进消化,而且还有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用料

主料:牛肉、牛血、牛肚或牛百叶

配料:干红辣椒粉、山胡椒油、白醋、盐、味精、剁辣椒、姜、蒜仔、葱和食用油

牛肉洗净切薄片,牛血切条,牛肚洗净切片,姜、蒜仔洗净切片,葱切花。

做法

锅洗净烧干,放入食用油,油烧至5成热,放入姜片、蒜片爆一下,放入牛肉扁炒一下,放剁辣椒、干红辣椒粉炒至油成红色,放入适量清水,再放牛血,加入盐;

煮开一分钟之后,放醋、味精,再放牛肚,放山胡椒油,盛到碗中,撒上葱花,即可。

三合汤是梅山传统的地方名菜,在娄底市及周边地区的饭店或夜宵摊上,深受众多人的青睐。品尝三合汤不仅可大饱口舌之福,而且可以领略一下梅山文化的深厚和神奇。

吃三合汤

吃三合汤,首先要适应巨辣和山胡椒油这两味。三合汤还与其他汤有着完全不同的吃法。煲的汤都在饭前喝,说是营养。三合汤却在饭中或饭后喝,那是为了身体。三合汤里的辣椒非常辣,如果饭前喝,在没有吃任何东西给胃垫底,那就要辣得肚子痛。只有在吃了一些饭后,用饭下汤才减少辣味,去品味三合汤的味道。另外,第一次吃山胡椒油的食客,要先习惯这种特殊的气味,才能慢慢适应喝三合汤。喝三合汤,并不是真正的喝汤汁,而是吃汤里的牛血、牛百叶、牛肉,最后才喝点汤试味或者作为回味的汤水淋在饭上,拌饭下肚,稍微感受汤味纯美。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