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

七情六欲

汉语成语
七情六欲: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欲望。根据商务印书馆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七情:人的七种感情,一般指喜、怒、哀、惧、爱、恶(wu)、欲。六欲:佛教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六种欲望,泛指人的各种欲望。
    中文名:七情六欲 外文名:seven passions and six desires 拼音:qī qíng liù yù 近义词:五情六欲 反义词:四大皆空 结构:联合式

成语释义

七情六欲,泛指人的喜、怒、哀、乐和嗜欲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成语辨析

七情,即七种情绪:喜怒哀惧爱恨怜。

六欲,即六种欲望: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人的所有情绪,都可归纳为上述七情。人的所有欲望,都可归纳或分解为上述六欲。

七情:

(1)喜,即快乐、愉悦。

(2)怒,即发怒、气愤。

(3)哀,即忧伤、悲痛。

(4)惧,即害怕、担忧。

(5)爱,即喜欢、钟情。

(6)恨,即讨厌、憎恨。

(7)怜,即怜悯,同情。

六欲:

(1)求生欲,即努力活着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饮食、温饱、健康、平安、安全、长寿等。

(2)求知欲,即想要了解知晓一切事物的猎奇心理。与此相关的词有了解、知晓、明白、探索、研究、发展、开创等。

(3)表达欲,即想要把自己的见闻、想法、感受等告知别人,并获得他人认同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诉说、倾诉、告诉、发表、表达、抒发等。

(4)表现欲,即想要在人群中争强好胜,显示自己的独特性、权威性,并获得他人尊重和服从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面子、荣耀、地位、名声、威信、权势等。

(5)舒适欲,即尽量使感觉更舒适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冷热、香臭、疲倦、爽快、痛痒、明暗、软硬等。此欲望着重于身体各感官。

(6)情欲,即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等。此欲望也即佛教所说的六欲。

成语典故

七情按《礼记》的观点指喜、怒、哀、惧、爱、恶、欲;按中医的观点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而按佛教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

《礼记·礼运》:“何谓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痈疽总论歌》:“外因六淫八风感,内因六欲共七情。”注:“喜过伤心,怒过伤肝,思过伤脾,悲过伤肺

中医理论中,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六欲按《吕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佛教认为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也有说法是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成语应用

例句

人非草木,谁没有七情六欲呢!

七情六欲,无欲无求,随心所欲,万法自然。

若是真懂得了人世间的七情六欲,那便再也回不去了。

人,有七情六欲,当以德统之;官,有大小权力,须依法而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