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萩

一叶萩

大戟科白饭树属的植物
一叶萩(学名:Flueggea suffruticosa (Pall.) Baill.)是大戟科、白饭树属的植物。
    中文名: 拉丁学名:Flueggea suffruticosa (Pall.) Baill.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超目: 目:大戟目 亚目:大戟亚目 科:大戢科 亚科: 族:叶下珠族 亚族: 属:白饭树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一叶萩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湖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一叶萩 中文别名:山蒿树(安徽),狗梢条(吉林),白几木(广西),叶底珠(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多分枝;小枝浅绿色,近圆柱形,有棱槽,有不明显的皮孔;全株无毛。叶片纸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稀倒卵形,长1.5-8厘米,宽1-3厘米,顶端急尖至钝,基部钝至楔形,全缘或间中有不整齐的波状齿或细锯齿,下面浅绿色;侧脉每边5-8条,两面凸起,网脉略明显;叶柄长2-8毫米;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毫米,宿存。花小,雌雄异株,簇生于叶腋;雄花:3-18朵簇生;花梗长2.5-5.5毫米;萼片通常5,椭圆形、卵长1-1.5毫米,宽0.5-1.5毫米,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细齿;雄蕊5,花丝长1-2.2毫米,花药卵圆形,长0.5-1毫米;花盘腺体究退化雌蕊圆柱形,高0.6-1毫米,顶端2-3裂;雌花:花梗长2-15毫米;萼片5,椭圆形至卵形,长1-1.5毫米,近全缘,背部呈龙骨状凸起;花盘盘状,全缘或近全缘;子房卵圆形,3(-2)室,花柱3,长1-1.8毫米,分离或基部合生,直立或外弯。蒴果三棱状扁球形,直径约5毫米,成熟时淡红褐色,有网纹,3爿裂;果梗长2-15毫米,基部常有宿存的萼片;种子卵形而-侧扁压状,长约3毫米,褐色而有小疣状凸起。花期3-8月,果期6-11月。

产地分布

一叶萩,除中国西北尚未发现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沟、路边,海拔800-2500米。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等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达乌里地区。

地理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用途

茎皮纤维坚韧,可供纺织原料。枝条可编制用具。根含鞣质。叶含一叶萩碱(securinine)。花和叶供药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可治面部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衰弱、嗜睡症等。根皮煮水,外洗可治牛、马虱子为害。

叶、花和果实均可入药,对中枢神经及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加强心脏收缩。叶和花所含生物碱可制成叶底珠碱硝酸盐,可治脊髓灰白质炎引起的瘫痪及阳痿。树皮及枝条可提取纤维,可用于制绳及纺织原料;种子含油百分之7.13,可榨油供工业用。

栽培技术

主要以种子繁殖。浙江地区于4月上旬或8月下旬,按穴距60cm×40cm开穴,每穴播种子8-10粒,复土3cm,1hm2播种量约11.25kg.当温度在18-22℃时,保持足够湿度,约10-15d出苗。苗齐后,即行间苗,每穴留苗2株。田间管理,间苗后,除草、松土、施肥。以后视生长情况松土除草,施肥3-5次。越冬前清除地上部分,结合施肥培土。1hm2可施厩45000kg.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发生于7-9月间。发病期间可用牛粪液喷2-3次防治,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射亦有效。虫害;6-9月间有象鼻虫、卷叶虫、潜叶虫、金龟子等为害叶部。金龟子可用人工捕杀。

主要价值

用于中药:活血舒筋,健脾益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活血化瘀、收缩血管、抗肿瘤的作用。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偏瘫、阳痿、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一叶萩幼嫩茎叶可以食用,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是一种集药用和食用于一身的新型野生蔬菜。一叶萩繁殖能力强,观赏价值高,抗寒抗旱,生长迅速,是荒山绿化和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茎皮纤维坚韧,可供纺织原料。枝条可编制用具。根含鞣质。叶含一叶萩碱(securinine)。花和叶供药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可治面部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衰弱、嗜睡症等。根皮煮水,外洗可治牛、马虱子为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